《软件工艺》目录—导读

简介:


d8caf2bd38015d1e32a5fe5b66122d88b7f29fd1

版权声明
软件工艺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entitled Software Craftsmanship: The New Imperative, 0201733862 by Pete McBreen,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Inc., publishing as Addison-Wesley, Copyright © 2001 Pearson Educ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from Pearson Education Inc. CHINESE SIMPLIFIED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TD., and POSTS & TELECOMMUNICATIONS PRESS Copyright © 2012.

本书封面贴有Pearson Education(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激光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内容提要
软件工艺
本书针对软件开发,提出了一些相当棘手和敏感的问题,并给出了颇具争议性的结论:从一个数百年来一直兴旺发达的系统——工艺学中获得启示,寻找答案。

本书用5个部分共19章的篇幅,系统地阐述作者的观点,并试图回答一直困扰着软件行业的难题——我们应该如何重组软件构造的过程,使其能够如我们所愿地有效运转?第1部分共4章,对传统的观点提出质疑——软件工程真的是解决软件开发问题的灵丹妙药吗?第2部分共2章,这一部分提出了本书的观点,即以软件工艺的视角看待软件开发。第3部分以7章的篇幅,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展现了软件工艺理论所带来的主要变化,以及如何实践这个观念。第4部分共3章,对比了软件工艺与软件工程,并为各自适用的范畴重新划定了界限。第5部分共3章,分别讨论软件开发中的权宜之计和长期问题。

本书荣获2002年度Jolt图书大奖。阅读本书,有助于引发读者在软件开发问题上的独立思考。本书适合软件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软件工艺
Pete McBreen是一名独立顾问,对软件开发情有独钟。尽管将很多时间用于写作、教学和顾问工作,但他仍然坚持每年至少在一个真实项目中亲手从事编程工作。Pete特别善于为软件开发者面临的问题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在过去的很多年中,他参与了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过程改进活动,所以他能够以超然的态度看待软件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敏锐地意识到:“软件开发理应有其乐趣。否则,开发过程就是错的。”Pete住在加拿大亚伯达省的小镇考昆,没有再回到大城市居住的计划。

译者简介
软件工艺
熊节,普通程序员,喜编程,乐此而不疲。酷爱读书,好求新知。记性好忘性大,故凡有所得必记诸文字,有小得,无大成。胸有点墨,心无大志,惟愿宁静淡泊而已。夜阑人静,一杯清水,几本闲书,神交于各方名士,献曝于天下同好,吾愿足矣。

致谢
软件工艺
或许你不会相信,本书的灵感来自软件工程研究所(Software Engineering Institute,SEI)。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我四处寻找提高小型团队生产率的办法,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看上去是一个可行的起点。但是,我最终认识到:对于绝大多数项目,人的天赋比使用的过程更重要。

很快,我又发现,那并不真的是天赋。优秀的开发者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创建优秀的软件,并且不断学习开发优秀软件的新方法。随后我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得益于很多优秀的软件开发者和技术作家:Gerald Weinberg、Luke Hohmann、Capers Jones、Jim Coplien……他们的著作占据着我的书架每次读他们的书,总会让我不时掩卷沉思“如何开发优秀软件”这个问题,他们是我心目中的明星。

这本书的写作历时经年。是Alistair Cockburn最早让我明白:软件开发者能够、也应该写书。Alistair还鼓励我成为Addison-Wesley的一名审稿人,这也最终间接促成了本书的问世。

另一个间接的影响来自Catapulse Inc.的Rebecca Bence,她鼓励我在Catapulse网站上撰写了“软件工程 vs. 软件工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对“工程”和“工艺”这两个隐喻做了对比。本书第3章的很多思想就来自这篇文章。

非常感谢Addison-Wesley的编辑团队——Mike Hendrickson、Heather Olszyk、Ross Venables和Marcy Barnes。本书的审稿人包括Ken Auer、Jim Bird、Bruce Brennan、Martin Fowler、Alastair Handley、Andy Hunt、Kim Kelln、Greg Klafki、Michael Le Feuvre、Miroslav Novak、Dave Thomas、Bruce Wampler和Frank Westphal,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好建议,也对他们表示感谢。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妻子Lesley,是她让我明白:应该停止抱怨软件工程的现状,潜心针对这个问题写一些东西。感谢你的爱和支持。

Pete McBreen

中译本序
软件工艺
看见“软件工艺”的思想在全世界得到日益广泛的认同,我欣喜若狂。这本《软件工艺》,是为软件开发的工艺学送上的赞歌。在过去的30年中,很多人试图把软件开发变成一种机械化的行为。尽管如此,优秀的开发者们仍然知道: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编写软件的人,是他们的技能和经验。没错,现在有很多精良的工具和技术,但最关键的还是使用这些工具的人,是他们的才华。

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为什么会把这一切置之脑后呢?我不知道。不止一次,我看到早期的文献中强调“软件编写者的能力”的重要性。软件工艺的思想毫不新鲜,在我着手撰写本书之前,Jim Coplien和Steve McConnell(以及其他很多人)早已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到过它。掌握软件开发中的工具和技术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但在那之后,开发者还需要学会并习惯交付优秀的软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似乎太热衷于追寻一蹴而就的终南捷径,静听“掌握软件开发技艺”的传统似乎已经不再流行。但是,时间早已证明,只有精通自己的技艺,才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对于软件开发之外的很多行业,这个道理是众所周知的。即便是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取代了手工作坊,人们在内心深处依然坚信:哪怕是司空见惯的日常用品,也只有工艺大师才能做出精品。

自出版以来,本书已经先后被翻译为日文和韩文,现在又有了中文译本。本书中的思想与西方的工艺学传统、学徒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看着这些思想被如此贴切地翻译到另一种文化中,是一件颇有兴味的事情。曾经有很多人错误地认为软件开发是一项机械性的行为,希望本书能帮助你避免重蹈覆辙——这就是我给本书读者的祝愿。

译者序
软件工艺
时隔一年之后,当我再次到AMAZON寻找这本《软件工艺》时,它的评价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变成了四星半,销售排行也已经到了5 000多名——熟悉AMAZON的读者应该知道,在AMAZON能得到四星半评价的已经是精品好书,四位数的销售排行就更能证明它的品质。可是,一年前看到的批评仍然历历在目:“过时的例子”、“混乱的逻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当这些尖锐的言辞与“所有软件管理者的必读书目”一类溢美之词并列时,我不得不再次认真地思索: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Pete McBreen说,这本《软件工艺》是一本“极具煽动性”的著作。而在我看来,用“煽动性”来评价它只嫌太客气,或许“颠覆性”会是一个更贴切的词。自1968年NATO会议以后,软件工程的话语就始终把持着软件业(以及软件学科)的言路。一切的软件问题都不由自主地被归咎于“软件危机”,同样自然地,一切的解决方案都不由自主地被划入“软件工程”的范畴。从记事以来……呃,我是说,从上大学以来,我们的一切讨论都围绕着软件工程展开:这样做是否符合软件工程?如何对软件工程加以改进?企业应该如何开展软件工程?凡此种种。在言词的不断重复与变调之间,“软件工程”逐渐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一种信仰,并因此失去了它旧有的价值与意义。君不见,即便是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也只能说出“我们不要软件工程”这样的话——仍然未脱软件工程的话语霸权。

Pete McBreen是一个极其敏锐的人,并且对语词背后的意蕴有着深刻的体会和认识,这或许与他年少时在英国所受的教育有关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软件并不是工程,“软件工程”仅仅是一个多少有些不够贴切的隐喻而已。是的,一个隐喻,正如我们常说的“桌子腿”、“针眼”一样,这是一个深入人心、渗透极广的隐喻。但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绣花针并没有长眼睛,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软件工程作为隐喻的本来身份,真心诚意地把软件作为一种工程来对待了。软件工程的困境与读到这本《软件工艺》时本能的拒斥,殆出于此。

钱钟书曾说,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而对于目前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们,另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是“反转的胶片”——胶片的颜色与照片完全相反,但两者记载的信息却是毫无二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颠覆者,Pete McBreen为软件开发找到了另一个隐喻(以及随之而来的另一套语词),那就是本书的标题——软件工艺(software craftsmanship)。

对于这套工艺学的语词,我一直有着淡淡的隐忧。在西方,工艺学传统多半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在对现代性的反动中,文艺复兴一直是吸引大众的旗帜。因此,可以想象,“软件工艺”这样一个隐喻对于欧美程序员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而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固有地鄙薄工艺学的实践者,“五四”以后,现代性的话语又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我实在不敢乐观地期望这个译本的读者能够让“软件工艺”的思想畅行无阻。好在Pete McBreen并不是一个太喜欢夸夸其谈的作者,书中的论述虽然大胆,却是有理有据。既然Fred Brooks的“没有银弹”已经深入人心,相信以逻辑思维见长的软件开发者们能够抛开对软件工程的迷信,随作者一道认识软件工程的局限,并由此生发对软件工艺的思索。倘如此,这本书也就算不辱使命了。

在你开始正式阅读本书之前,请允许我给你打一针预防针:这本书可能颠覆你浸淫其中数年甚至十年的软件观,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让你感到出离惊奇,甚至出离愤怒。请你不要马上把它扔到墙角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习惯一种话语方式的过程。当你逐渐习惯软件工艺的话语方式之后,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为这个译本,我要感谢UMLChina的站长潘加宇,是他把这本书硬塞到我的手上,让我没有与这本精彩的著作失之交臂。我还要感谢我的女友马姗姗给予的帮助,她优雅的文笔弥补了我言辞的生涩,她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此书的翻译。谢谢你,亲爱的姗姗。

最后,希望你能从这本《软件工艺》中找到别样的触动和欣喜——就像我曾经的阅读体验。

熊节

2003年8月9日星期六 凌晨

杭州

序言
软件工艺
本书提出了一些相当棘手的问题。

对于工作量少于100人年(developer-year)的项目,软件工程仍然适用吗?软件工程与生俱来的专业化趋势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吗?甚至,软件的开发真的可以用工程学的术语来描述吗?

本书也提出了一些相当敏感的问题:那些缺乏经验的开发者,是否享受了过高的薪资待遇?那些资深的开发者,是否应该比企业中绝大多数人都拿得更多?那些出现至今还不足十年的工具,是否应该在长期的项目中使用?

在这一切的最核心处,本书提出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重组软件构造的过程,使其能够如我们所愿地有效运转?

对于这些问题,本书也提出了一些颇具争议性的答案:本书认为,我们一直对一个简单的事实视而不见——编写软件的,不是硕大无朋的方法学,也不是一丝不苟的组织结构,而是人。在当今软件开发的领域中,我们正在面临一个日益严重的危机。为了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们需要培养出优秀的软件开发者。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Pete1回顾了一个数百年来一直兴旺发达的系统,并期望从中获得启示——那就是工艺学。

“工艺”这个词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高质量的产品。但它的含义却还不仅限于此。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说,工艺学是一个自给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师傅负责安排学徒的工作和培训,而学徒也有可能取代师傅,每个人地位的高下完全取决于他生产出的产品的优劣。学徒、工人和技师,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团队中一起工作,并彼此学习。顾客则根据团队的声望来做出选择,而团队也只接受那些他们认为有可能提高他们声望的工作。

在我们的产业中,这个完整的工艺学系统能起作用吗?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许多根深蒂固的习惯都必然会反对这种工艺学的观点。不过,我的确知道,作为学徒接受师傅的言传身教而最终成为高手,这样的成长途径是行之有效的,因为我就经历了这样的成长过程。

应该说我很幸运,进入了一所优秀的大学,在那里我学到了很多的理论(不过,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需要学的理论比现在可少多了)。但是,真正让我的大学生活显得与众不同的,还是那段学徒经历。那时,一位研究生带着我一起工作。他并没有明确地要教给我什么,但他用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程序员的思维方式。月复一月,我在他的身边工作,从他那里吸收了大量实用的知识。不论是设计、编码还是调试,我从他那里学到的知识比在任何一门课上学到的都多。

后来,我又在伦敦加入了一个刚刚开工的项目。在那个项目中,我扮演了另外一种学徒的角色。我的新老板用他的所作所为告诉我:软件开发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人文工作。他帮助我理解了软件开发中与商业相关的这一部分,并教给我如何在拥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企业人际关系。

从这两次截然不同的学徒经历“毕业”之后,作为一个开发者,我已经比开始时强了太多太多。由于拥有这样一段经验,所以我完全相信:如果要学习一门手艺,与高水平的师傅一起工作是最佳的途径。

正如我刚才说的,本书在“如何训练下一代开发者”方面提出了很有价值的观念。不仅如此,本书还涉及到了软件的哲学。工艺学所针对的是个人的能力:对你的工作,对你个人的发展,对于你的职业,工艺学能给你更多的帮助。它并不干涉你开发软件的工作方式。你可能在通过了CMM 5级的企业中朝九晚五循规蹈矩地工作;也可能为了实现又一个惊天动地的新点子而一周工作100小时,靠咖啡因来驱散倦意。你可以使用RUP、XP或者SCRUM——或者根本不使用任何标准的过程。不管工作如何组织,只有当技艺高超的开发者编写出高质量的、合乎需要的代码时,只有当他们满足客户的需要时,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方法学无法造就技艺高超的开发者;只有给予工艺学以足够的认可并按照工艺学的指导去实践(当然,还需要留意本书中的其他观点),技艺高超的开发者才可能出现。如果你能花一些时间来阅读本书,来思考Pete McBreen提出的难题,必定会对你自己和你的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David Thomas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s

1译注:本书作者Pete McBreen。

前言
软件工艺
用“工艺学”来比喻软件开发,这可以看成是对软件开发的一次追根溯源:优秀的软件开发者们一直都知道,编程的确就是一门工艺技巧。不论软件开发者拥有多少纷繁芜杂、晦涩难懂的知识,但最终左右着应用程序开发的仍是那种不可言说的感觉和经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也许有人能够了解Java语言所有深奥幽暗的技术细节,但除非这个人能培养起自己对于软件的审美感觉,否则他永远无法真正精通应用程序的开发。而与此相反,一旦某个人获得了那种软件开发的感觉,特定的技术细节就变得几乎无关紧要了。优秀的开发者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使用最新的技术和技巧,对于他来说,学习一门新的技术只是软件开发者生涯中的家常便饭而已。

“软件工程”这个词是由NATO属下的一个研究组在1967年提出的,这个研究组还提议召开一次会议,专门讨论“软件所面临的问题”。1968年,由NATO科学委员会主办的这次会议在德国Garmish1召开,会议提交的报告就被命名为《软件工程》2。在这份报告中,Peter Naur和Brian Randell这样写道:“我们之所以选择了‘软件工程’这个颇具争议性的词,是为了暗示这样一种意见:软件的生产有必要建立在某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之上——在工程学的某些成效卓著的分支领域中,这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早已成为了一种传统教义。”

和他们一样,本书之所以选择了这样一个颇具争议性的书名(并提出了很多颇具争议性的观点),是为了暗示这样一种意见:软件开发的实践者们有必要开始关注软件开发的工艺。软件工艺是如此重要,因为它让我们摆脱“制造业”的隐喻(这个隐喻正是软件工程所带来的),并让我们开始关注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人。软件工艺带来了另一种隐喻:拥有技术的软件开发者抱定决心要掌握自己所从事的工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负责并以之为荣。

软件工艺并非与软件工程或者计算机科学针锋相对,格格不入。与科学和工程学相比,软件工艺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教义,但又能与这两者很好地共存,并从中获益。现代的铁匠能够因为更好的工具、原料和知识而获益;同样,软件工艺也能够因为更好的计算机、可复用的组件和更先进的编程语言而获益。铁匠们在自己的工作中融入了技巧和艺术,从而超越了科学和工程学的范畴;同样,软件工艺能够指导开发者生产出优秀的应用程序及系统,因此也可以超越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学的范畴。对于这一论点,最好的佐证大概就是UNIX和现在的GNU Linux了——这两个系统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它们的创建者拥有精巧的手艺、高超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很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试图强迫商用软件的开发适应软件工程的要求。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引发了不少的问题,而软件工艺则给这些问题带来了答案。软件工程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NATO成员国开发超大型国防系统的需要。而商用软件的开发与军用系统、政府系统的开发却有着天壤之别:商用软件的规模通常比较小,并且开发时间通常不能超过18个月。只有极少数商用软件是由超过20人的团队所开发的,大多数开发团队都不会超过10人。对于拥有200人以上的大型团队,软件工程能够很好地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但对于“团队中的个人应该如何锻炼自己的技艺”这个问题,软件工程却几乎没有任何论述。

软件工程鼓励在软件开发中使用人海战术3。软件工程不但没有解决“如何培养拥有高超技艺的开发者”这个问题,反而试图降低对软件开发工作的技术要求——软件工程认为:只要投入更多的人手,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这实际上就是在暗示:如果可以拥有大量技术水平较低的开发者,那么我们就不需要那些技术超群的“高手”。

尽管人海战术有时能够成功,但最终得到的软件多半也是垃圾:它们臃肿迟钝,总是无法令人满意。用户被炫目的图片和动画搞得晕头转向,但就是无法真正掌握软件的用法。由于无力学会使用整个软件,他们会有强烈的挫折感,并只使用很小一部分功能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功能则根本无人问津。

软件不一定非得要像这样的。

我时常看到这样的软件开发团队:他们开发出真正有价值的应用程序,为用户的业务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却因为没有遵循软件工程的最佳实践而懊恼不已。其实,他们大可不必这样想。在我看来,唯一能够检验团队能力的标准,就是看他们能否按时发布用户需要的软件,并在随后的时间里不断地补足、扩展这个软件。按时发布第一个版本固然重要,但始终及时地发布后续版本,并保证每个新版本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这可能是更加重要的。

常常有人问我“如何雇佣好的开发者”。面对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总是:去找那些成功地开发过几个应用程序,并在交付后仍然留在项目组中直到下一个升级或维护版本发布的开发者。能够交付最初的产品,就说明这个人有能力开发出可用的产品;参与第二个版本的开发则使他有机会反思自己最初的开发方式带来的效果。如果某个开发者把这样的过程重复了3遍,我敢打赌他在软件开发工艺方面已经拥有了足够的技能和经验,这将使他能够继续获得成功。

我把软件工艺称为“新的渴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发现软件开发社群中的很多人开始盲目地追逐新技术,而忘记了真正重要的东西。软件开发的终极目标是要创建出高质量的、坚固的软件程序,并使之为用户创造价值。现在,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出新一代的合格开发者,让他们拥有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

“为用户创建应用程序”的过程曾经是妙趣横生、激动人心的,但软件工程几乎完全抹杀了这种令人愉悦的体验。现在,软件工艺将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乐趣和激动重新还给软件开发者。

1译注:Garmish,位于阿尔卑斯山区,德国度假胜地。
2 Peter Naur、Brian Randell编辑,《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A Report on a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NATO Science Committee),NATO,1969。
3 Steven Levy,《黑客》(Hackers),Penguin Books,1994,p. 88。
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异步社区观点。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译者、出处,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链接。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置疑软件工程
第 1 章 理解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的悖论
软件工程的当代解读
软件工程适合你的项目吗?
第 2 章 软件工程的困境
“有组织的、可计量的”软件开发过程现实吗?
“足够好”的软件开发方法的危害
谁能取代软件工程?
第 3 章 理解软件开发
第 4 章 寻找一个比软件工程更好的隐喻
第二部分 软件工艺
第 5 章 重拾软件开发
第 6 章 无须执照的工艺学
第三部分 软件工艺隐含的意味
第 7 章 工艺学对系统的用户有何影响
第 8 章 顾客与工匠的关系
第 9 章 工匠的管理
第10章 成为软件工匠
第11章 工艺的掌握
第12章 学徒开发者
第13章 技师开发者
第四部分 重新定位软件工程
第14章 软件工程项目
第15章 “软件工程”隐喻的危害
第16章 学习软件工程的经验
第五部分 星期一的早上
第17章 经验——项目成功的指示灯
第18章 为测试和维护而设计
第19章 活到老,学到老

相关文章
|
2月前
|
Linux 测试技术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页面系统(六)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页面系统(六)
26 0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页面系统(六)
|
5月前
|
Linux 异构计算
HMI-66-【MeterDisplay for Arm Linux】液晶仪表Arm Linxu迁移
先说结论,虽然移植成功,但是显示效果不理想,可以直接看和面的视频。先说说做了什么吧。
HMI-66-【MeterDisplay for Arm Linux】液晶仪表Arm Linxu迁移
|
2月前
|
编解码 Linux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显示系统(二)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显示系统(二)
39 0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显示系统(二)
|
2月前
|
编解码 Linux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业务系统(七)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业务系统(七)
27 0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业务系统(七)
|
2月前
|
Linux 测试技术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输入系统(三)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输入系统(三)
51 0
Linux基础项目开发1:量产工具——输入系统(三)
|
5月前
|
网络协议 Linux 网络安全
openwrt系统是什么产品
openwrt系统是什么产品
627 2
|
5月前
|
编解码 Linux 编译器
HMI-65-【MeterDisplay for Arm Linux】液晶仪表Arm Linxu迁移环境配置
额,要开新坑了,最近这几篇都将记录下将虚拟仪表迁移到Arm Linux 开发板上面。硬件基本信息如下:
|
10月前
|
Linux Shell 开发工具
【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下)
【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下)
136 0
|
10月前
|
Linux 编译器 C语言
【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上)
【Linux系统开发】x210开发板根目录文件系统构建
109 0
|
固态存储 Unix 异构计算
硬件开发笔记(一):高速电路设计Cadence Aleegro软件介绍和安装过程
硬件开发笔记(一):高速电路设计Cadence Aleegro软件介绍和安装过程
硬件开发笔记(一):高速电路设计Cadence Aleegro软件介绍和安装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