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用大数据和AI来“拯救”销量下滑

简介: 在COVID-19与社交隔离政策的双重打压中,整个零售行业进一步遭受毁灭性打击。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
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来源:科技行者 2020年5月20日 18:39:59
关键字:H&M 零售 大数据 人工智能

liwbhFg49J9Gc_600

随着数字时代下在线购物风潮的兴起,实体店客流量减少已经成为困扰零售店铺的头号难题。而在COVID-19与社交隔离政策的双重打压中,整个零售行业进一步遭受毁灭性打击。以知名快消服装品牌H&M为例,由于过去三年之内门店销量有限,该公司股价下跌达56%。

为此,H&M公司计划调整自身利用信息技术改善业务表现的方式。他们的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再次赢得客户青睐。至于具体策略,他们希望通过大数据规划不同门店内销售的服饰品类,而不再向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门店提供完全相同的商品供应。

H&M的业务战略调整

目前,H&M召集起200名数据科学家,希望了解每一家门店中每款商品的销售模式与趋势。H&M希望通过投资大数据技术,并结合本地层面的客户需求分拣,帮助其提升自身收入的同时获得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H&M的管理团队需要找到一种为客户创建价值的新方法。他们开始将重点转移到探索市场机遇方面,并开发出相应解决方案以把握这些新机遇。经过研究,经理与团队成员们发现大数据似乎是种极有成功潜力的解决方案。

与大多数传统实体零售企业一样,H&M原本通过设计师团队分析消费者的喜好,而后据此开发出能够迎合买家口味的产品。但从事实来看,这种模式并不成功。为此,H&M开始利用算法分析门店的收入、退货与会员卡数据。

H&M的新策略不再强调普适性的服装与门店设计,而是根据当地需求量身定制商品。通过分析,H&M发现个性化与高质量体验已经成为吸引客户的不二法宝。客户也更希望在服饰产品上看到优质材料与更加时尚的设计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H&M并不打算削减商品销售团队,而是为他们配备先进工具与技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决定。该公司希望大数据能够帮助H&M避免产品大幅度降价,同时减少积压商品的数量——这两点,正是损害公司整体利润的核心难题。

验证结果

在斯德哥尔摩的奥斯特马尔姆,有一家向来销售全年龄段、全性别基础款服饰的H&M店铺。在早期技术试用阶段中,这家门店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发现前来购物的顾客以女性居多,而且更偏爱花裙等时尚服装。

此外,通过行为分析,H&M发现购物者们更愿意选择价格较高的商品。为此,他们开始在6美元的T恤与12美元的短裤旁边,展示起售价达118美元的皮包与107美元的羊绒衫。此外,他们还增设了一家咖啡厅同时兼售鲜花,因为数据显示顾客们在购物时希望能在地方休息,或者同时购买花束与服饰作为礼物。

而通过分析客户的购买与退货记录,这家门店获得了丰富的行为数据以及核心市场最喜爱的产品类型。H&M方面表示,在策略调整之后这家店铺的销售额迎来显著提升,现在他们提供的产品与体验更加符合当地人的喜好。

与此同时,H&M还使用大数据提前三到八个月进行销售趋势预测。除了收集外部来源提供的信息之外,他们还通过商店及在线网站的50亿次访问中收集数据。在进行全网络数据(包括博文以及搜索引擎等等)分析之后,H&M团队得以了解时尚流行方向与变化趋势,从而生产出有望成为爆款的新单品。

更重要的是,这家零售商还利用算法理解货币汇率波动与原材料成本。如此一来,他们就能保证在每家商店中对商品进行正确定价。事实上,其他竞争对手也在使用类似的技术赢取客户青睐,比如,Zara正在利用机器人加快在线接单速度,GAP则依靠市场研究数据与Google Analytics了解客户偏好。

总结:借数据和AI之力为员工赋能

总体来说,H&M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员工真正利用数据——而非直觉——做出判断。这些算法全天候运作,并不断调整以适应客户的行为与期望。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帮助下,我们的决策不再受到人类情绪的影响。H&M认为这是一种积极的信号,有望在决策领域突破人类的能力局限。

H&M意识到,通过大数据与行为分析技术,企业将为员工提供质量最可靠、相关度最高的信息,并借此推动企业发展。公司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产品设计与客户需求全面匹配起来,最终增加运营价值。而如今,大数据技术的成熟与普及,正让H&M获得更清晰的视野、更准确的定位与更强大的客户理解能力。

【云栖号在线课堂】每天都有产品技术专家分享!
课程地址:https://yqh.aliyun.com/live

立即加入社群,与专家面对面,及时了解课程最新动态!
【云栖号在线课堂 社群】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发布时间:2020-05-20
本文来自:“科技行者”,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科技行者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本实验围绕社交用户发布的文章做了详尽的分析,通过分析能得到用户群体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地理位置分布,以及热门话题的热度。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 
相关文章
|
3天前
|
人工智能 安全 算法
AI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安全的护航者与变革引擎
AI与大数据:智慧城市安全的护航者与变革引擎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Cloud Native
大数据&AI产品月刊【2024年4月】
大数据&AI产品技术月刊【2024年4月】,涵盖本月技术速递、产品和功能发布、市场和客户应用实践等内容,帮助您快速了解阿里云大数据&AI方面最新动态。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大数据
AI时代Python金融大数据分析实战:ChatGPT让金融大数据分析插上翅膀
AI时代Python金融大数据分析实战:ChatGPT让金融大数据分析插上翅膀
163 6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大数据
【视频】如何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打动消费者洞察PPT|报告分享
【视频】如何用人工智能AI、大数据打动消费者洞察PPT|报告分享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数据可视化
智慧工地管理云平台可视化AI大数据建造工地源码
数字孪生可视化大屏,一张图掌握项目整体情况;
35 3
|
15天前
|
人工智能 分布式计算 安全
Azure Databricks实战:在云上轻松进行大数据分析与AI开发
【4月更文挑战第9天】探索Microsoft Azure的Databricks服务,体验其在大数据分析和AI开发中的高效性能。此平台简化流程,提升效率,适用场景包括数据湖分析、实时流处理和AI开发。核心优势在于一体化平台设计、云原生的弹性伸缩和企业级安全保障。Databricks提升研发效能,无缝集成Azure生态,且持续创新,是应对大数据挑战和加速AI创新的理想工具。
52 1
|
1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Azure Databricks实战:在云上轻松进行大数据分析与AI开发
【4月更文挑战第8天】Databricks在大数据分析和AI开发中表现出色,简化流程并提高效率。文中列举了三个应用场景:数据湖分析、实时流处理和AI机器学习,并阐述了Databricks的一体化平台、云原生弹性及企业级安全优势。博主认为,Databricks提升了研发效能,无缝集成Azure生态,并具有持续创新潜力,是应对大数据挑战和加速AI创新的理想工具。
90 0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Apache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下载
2020年9月18日下午13:00云栖大会正式发布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
71925 2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下载
|
人工智能 大数据 云栖大会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下载
2020年9月18日下午13:00云栖大会正式发布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
3460 0
大数据&AI的16种可能,2020阿里云客户最佳实践合集下载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搜狗翻宝Pro机再次开挂,智能翻译硬件成中国人工智能的新风口
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在如火如荼的举行。
搜狗翻宝Pro机再次开挂,智能翻译硬件成中国人工智能的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