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动手在Linux系统实现一个everything程序

简介:

自己动手在Linux系统实现一个everything程序

大家好,我是良许。

我们知道,在 Windows 下,有一款非常实用的神器,叫作 Everything ,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搜索出来你所想要的文件/目录,如下图示:

Linux 下也有一些类似于 everything 的神器,比如:locate,Catfish,Tracker,等等。这些工具也十分强大,在此就不一一演示了,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去体验一下。

但是,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动手实现一个轻巧的 everything ,既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还能在程序媛面前秀一把~

废话不多说,我们直接上脚本:

!/bin/sh

lazy find

GNU All-Permissive License

Copying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file, with or without modification,

are permitted in any medium without royalty provided the copyright

notice and this notice are preserved. This file is offered as-is,

without any warranty.

help function

function helpu {

echo " "
echo "Fuzzy search for filename."
echo "$0 [--match-case|--path] filename"
echo " "
exit
AI 代码解读

}

set variables

MATCH="-iname"
SEARCH="."

parse options

while [ True ]; do
if [ "1"="help"o"1" = "-h" ]; then

helpu
AI 代码解读

elif [ "1"="matchcase"o"1" = "-m" ]; then

MATCH="-name"
shift 1
AI 代码解读

elif [ "1"="path"o"1" = "-p" ]; then

SEARCH="${2}"
shift 2
AI 代码解读

else

break
AI 代码解读

fi
done

sanitize input filenames

create array, retain spaces

ARG=( "${@}" )
set -e

catch obvious input error

if [ "X$ARG" = "X" ]; then

helpu
AI 代码解读

fi

perform search

for query in ${ARG[*]}; do

/usr/bin/find "${SEARCH}" "${MATCH}" "*${ARG}*"
AI 代码解读

done
这段脚本不是良许的原创,而是国外一个小哥的作品。这个脚本写得还是非常简洁,并且使用了一些常用的 Shell 编程技术,好好去研究它也会提高自己的 Shell 编程水平。

那么这个脚本怎么用?

2020 精选 阿里/腾讯等一线大厂 面试、简历、进阶、电子书 公众号「良许Linux」后台回复「资料」免费获取

第一步,创建一个脚本文件。
比如创建的脚本文件是 lazy_find.sh 。

$ vim lazy_find.sh
然后,我们再把上面的脚本内容复制进去,再按 :wq 保存并退出。

接着,我们再用 chmod 命令赋予这个脚本可执行权限:

$ chmod +x lazy_find.sh
第二步,使用脚本搜索文件。
最基本的用法,就是在脚本名称后面直接跟上要搜索的文件名称。不需要跟上完整的名称,只需要其中一部分就好,比如:

$ ./lazy_find.sh scr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这个脚本不仅可以搜索当前路径下的文件,还可以搜索当前目录下的子目录及孙目录,也就是具有递归搜索的功能。

上面这种用法是不匹配大小写的效果,也就是说,既可以匹配到 scr ,也可以匹配到 Scr 。那么,如果想要区分大小写,需要怎么做?

只需加上 -m 选项即可。

$ ./lazy_find.sh -m scr
运行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Scr 已经没有再被匹配到了。

如果我们不想搜索当前目录,而是想要搜索指定目录,则只需加上 --path ,并指定想要搜索的路径即可。

比如,我们想在家目录下搜索包含有 hello 关键字的文件/目录,可以这么运行命令:

$ ./lazy_find.sh --path ~ hello
运行结果如下:

2020 精选 阿里/腾讯等一线大厂 面试、简历、进阶、电子书 公众号「良许Linux」后台回复「资料」免费获取

第三步,自定义命令调用脚本
在上面的使用方法中,我们需要自己手动去运行那个脚本文件,这样肯定是非常不方便的。我们可以自定义一个命令,比如 lf ,当运行这个命令时,就自动调用这个脚本,从而大大提高效率。

有 Linux 基础的小伙伴应该想到了,我们可以使用 alias 命令来实现这个效果。为了能够在系统重启之后 lf 命令依然能使用,我们直接在 .bashrc 里进行修改。

$ vim ~/.bashrc
在 .bashrc 文件的末尾增加这么一行语句即可:

alias lf=~/bin/lazy_find.sh #路径别照抄,写你自己的脚本路径!!
增加完语句之后,按 :wq 保存并退出。然后,再使能我们的修改:

$ . ~/.bashrc
OK,大功告成了,我们在任意地方都可以使用这个命令了。

小结
本文我们通过一段脚本来实现 everything 的一些基本功能,通过学习这个脚本,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 Shell 编程能力,同时也可以学会如何自定义命令来调用自己写的脚本。

本文比较基础,适合小白入门。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ychuyu/p/12878089.html

目录
打赏
0
0
0
0
47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的cd命令:目录切换技巧
踏过千山,越过万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cd”命令如同你的旅伴,会带你穿梭在如棋盘一般的文件系统中,探索每一处未知。希望你能从“cd”命令中找到乐趣,像是掌控了一种络新妙的魔法,去向未知进发,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98 24
|
11天前
|
Linux系统下快速批量创建和删除文件的方法
总的来说,使用shell脚本来批量处理文件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学习和实践,你会发现它能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66 19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72 2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在Ubuntu Linux系统下如何搭建并安装EDK2
以上就是在Ubuntu Linux系统下搭建并安装EDK2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只要按照步骤一步步来,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这个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75 17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125 27
|
2月前
|
Linux系统ext4磁盘扩容实践指南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你的房子建一个新的储物间。你需要先找到空地(创建新的分区),然后建造储物间(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最后将储物间添加到你的房子中(将新的分区添加到文件系统中)。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
167 10
|
3月前
|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135 24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
2月前
|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192 8
深度体验阿里云系统控制台:SysOM 让 Linux 服务器监控变得如此简单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个凌晨三点被服务器报警电话惊醒的运维工程师,我对监控工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记得去年那次大型活动,我们的主站流量暴增,服务器内存莫名其妙地飙升到90%以上,却找不到原因。如果当时有一款像阿里云 SysOM 这样直观的监控工具,也许我就不用熬通宵排查问题了。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 SysOM 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存诊断功能。
|
2月前
|
微服务2——MongoDB单机部署4——Linux系统中的安装启动和连接
本节主要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中安装、启动和连接MongoDB的详细步骤。首先从官网下载MongoDB压缩包并解压至指定目录,接着创建数据和日志存储目录,并配置`mongod.conf`文件以设定日志路径、数据存储路径及绑定IP等参数。之后通过配置文件启动MongoDB服务,并使用`mongo`命令或Compass工具进行连接测试。此外,还提供了防火墙配置建议以及服务停止的两种方法:快速关闭(直接杀死进程)和标准关闭(通过客户端命令安全关闭)。最后补充了数据损坏时的修复操作,确保数据库的稳定运行。
91 0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