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ocker到Kubernetes再到ServiceMesh的点滴记录

简介: 背景 应该是去年在摸索servicemesh时,看过些关于Kubernetes资料(主要是ppt载体的信息),也部署并体验了一番Openshift,同时留下过两篇关于servicemesh和Kubernetes的两篇文章。 Dubbo/HSF在Service Mesh下的思考和方案 Dubbo与kubernetes的集成思考 但个人感觉以前的了解是有点片面和零散(其实网上大多分享都

背景

应该是去年在摸索servicemesh时,看过些关于Kubernetes资料(主要是ppt载体的信息),也部署并体验了一番Openshift,同时留下过两篇关于servicemesh和Kubernetes的两篇文章。

个人感觉以前的了解是有点片面和零散(其实网上大多分享都是如此哈)。这次组里需要评估分析下Dubbo在云原生的思路,所以这几天我就花了些时间温习了这块的知识,看了《Docker实践》《Kubernetes实战》两本书,希望能够全面而分层次地做一些记录。

为了说清楚云原生,先从三个问题开始,希望大家能自己思考下。

三个问题

  1. docker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出现的?提供了哪些核心能力?
  2. Kubernetes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出现的? 在容器化基础上增加了哪些核心能力?
  3. ServiceMesh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出现的? 在k8s基础上增加了哪些核心能力?

Docker记录

这里主要是阅读《Docker实践》的记录。

Docker是一种Linux容器工具集,它是为构建(Build)、交付(Ship)和运行(Run)分布式应用而设计的。容器化保证应用的独立可重复性;虚拟化来保证物理主机安全的功能模式。

image.png

Docker的本质

  • Docker首先是一种契约,是串联了整个应用生命周期的契约,核心价值是加快软件交付的效率,提高生产力。
  • Docker与虚拟机的定位是本质不一样的,Docker并不是一项虚拟机技术(这其实是容器技术与虚拟机技术的区别)。它不会模拟一台机器的硬件。Docker定位于应用侧,是对应用(包括其配置,环境依赖)的封装——通过标准化的dockerfile规范,而虚拟机定位于OS层,偏重于资源管理。
  • Docker也可以与Chef,Jenkins做深度整合。
  • Docker的Hub是其应用程序的管理中心,最能够体现其应用侧的特性,每个镜像都可以命名,tag,唯一ID。

与软件各环节的结合

Docker与开发: 开发环境的一致,进程即环境;传统配置工具(make,chef,puppet等)与Docker协作;构建更小的镜像;Docker对于开发的友好性,最好隐藏dockerfile,使得source到Image自动化。

Docker与Devops:从Git到Docker Hub到Jecksin的自动化工作流;从持续提交(source)-》持续集成(test) -》持续部署(蓝布发布,灰度发布等)-》持续交付(版本管理,基础环境的整体搭建,资源按需伸缩);

Docker与生产环境:其实就是swarm,Kubernetes等PaaS层的东东的用武之地。

  1. 多宿主机情况下容器的运行时状态和配置管理
  2. 多宿主机情况下容器间的“串联编排”,安全,日志,问题诊断排查等服务管理

Kubernetes记录

前面说了有了Docker化后的应用后,需要一平台级的东东来管理这些Docker容器。以下是阅读《Kubernetes实战》的一些点。

为什么K8S

Kubernetes的流行跟Docker是息息相关:Docker的流行激活了一直不温不火的PaaS。Kubernetes可以说是Google借助着容器领域的爆发,对于其巨大规模数据中心管理的丰富经验的一次实践,旨在建立新的技术业界标准Google从2004年起就已经开始使用容器技术了,于2006年发布了Cgroup,而且内部开发了强大的集群资源管理平台Borg和Omega,这些都已经广泛使用在Google的各个基础设施中,而Kubernetes的灵感来源于Google的内部Borg系统,更是吸收了包括Omega在内的容器管理器的经验和教训。

抛个问题吧。为什么Kubernetes在最早的compose,swarm,甚至mesos中能够脱颖而出? 这个跟它的模型抽象(也对应了核心概念)是有很大关系。

核心概念

  • Pod:是若干相关容器的组合,Pod包含的容器运行在同一台宿主机上,这些容器使用相同的网络命名空间、IP地址和端口,相互之间能通过localhost来发现和通信。另外,这些容器还可共享一块存储卷空间。在Kubernetes中创建、调度和管理的最小单位是Pod,而不是容器,Pod通过提供更高层次的抽象,提供了更加灵活的部署和管理模式。
  • Controller: 控制器,是任务执行的逻辑载体,有Controller Manager负载调度执行。ReplicationController是其中之一的具体实现,是弹性伸缩、滚动升级的实现核心。基本上每种实体model都会有对应的controller,比如Node,Service,Endpoint,SA,PV,Deployment,Job等等,也可以扩展实现自己的controller。
  • Service:是真实应用服务的抽象,定义了Pod的逻辑集合和访问这个Pod集合的策略。Service将代理Pod对外表现为一个单一访问接口,外部不需要了解后端Pod如何运行,这给扩展和维护带来很多好处,提供了一套简化的服务代理和发现机制。另外,Service不仅可以代理Pod,还可以代理任意其他后端,比如运行在Kubernetes外部的服务——这时候不需要selector,但需要手动定义对应的与Service同名的Endpoint。
  • Label:键值对,可以对POD做标准,实现service,RC对于POD的松耦合。
  • Node: 宿主机?

架构设计

image.png

 

list-watch事件的控制器模式

image.png

CI/CD主流选型对比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ontinuous Integration & Deployment)应该是最能体现PaaS平的特色之处,各家云厂商都在基于Kubernetes提供PaaS服务,在CI/CD上的产品特性和用户使用体验是区分这一服务的重要之处。 下图是从别处Copy来的简单对比。个人理解,广义上的CI/CD应该包含从创建项目开始,囊括了需求管理,设计管理,到代码管理,到环境配置,到代码(镜像)构建,最后到日常/测试/预发/灰度/线上等环境的部署,这可能也算是核心切入点之一吧,也就是发挥集成优势,打通相关环节,提供一站式应用服务。

可以花点时间了解以下主流的CI/CD,取长补短:

  • Jenkins:Hudson?‍️,采用Java实现,用的最广泛。
  • Teamcity:10年前曾经用过一点点,留下了功能更多更强的印象。
  • CircleCI
  • Travis CI:Apache的项目都是基于TC来做集成测试,每次PR都有TC任务,做单元测试,同时做各种代码规范的检查。
  • Drone:

API对象与元数据

无论是pod,Service,还是Node,Endpoint,PV等等都是Kubernetes的基本对象,有三种方式来访问和操作这些对象。

  • 命令行工具kuberctl:一般演示中都是基于此。
  • 直接访问Rest API:Kubernetes API Server作为Kubernetes系统的入口,以REST API接口方式提供给外部调用,同时集成了Swagger来做API的定义描述。
  • SDK:比如Java中fabric8提供了Kubernetes-client。

API对象的元数据用来定义API对象的基本信息,体现在定义中的metadata字段,包含以下属性。

•namespace:指定API对象所在的Namespace。

•name:指定API对象的名称。

•labels:设置API对象的Label。

•annotations:设置API对象的Annotation。

Namespace

Namespace是Kubernetes提供的多租户,不同的项目、团队或者用户可以通过Namespace进行区分管理,并且设置安全控制和其他策略。绝大部分API对象(除了Node)归属于Namespace,API对象通过.metadata.namespace指定Namespace,如果没有指定Namespace,那么就是归属于默认Namespace default。

Name

名称是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人类可读的,元数据中的.metadata.name用于指定API对象的名称。Kubernetes系统中的API对象必须能够通过名称唯一标识,Kubernetes包含Namespace的逻辑层级,大部分API对象必须归属于Namespace,所以这些API对象的名称必须在Namespace内唯一。而另外对于Node和Namespace来说,需要在Kubernetes系统中唯一。

Label

Label用于区分API对象的Key/Value对,Label存放的应该是具有标识性的数据,Kubernetes通过Label可以对API对象进行选择。ReplicationController和Service都是通过Label关联Pod,而Pod也可以通过Label选择Node。

Annotation

Annotation用于存放用户的自定义数据,Annotation存放的是非标识的数据,所以不能像Label一样进行对象选择。但是Annotation的数据可以是长数据,可以有结构或者无结构,作为Label的一种补充,Annotation也是Key/Value对。

ServiceMesh相关

这部分不谈sidecar,也不谈Envoy和Dubbo的区别,具体可以看上面提到的两篇文章。个人认为,ServiceMesh最核心的点还是控制面的能力,也就是Istio相关的事情。Istio如果model定义得足够标准且可扩展,以至于成为像Kubernetes成为事实上的容器应用的PaaS标准,那么无论Dubbo,还是envoy,还是Nginx,还是Conduit都会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来接入,就像用户(一般是开发者)只看到的是Kubernetes,而无需关注Docker还是其他CRI的实现。

所以,下面着重把istio定义的一些model来做个记录。

Istio的设计第一要务

一句话理解就是先做service的基本模型抽象,继而允许适配到具体的容器调度平台上,无论pilot还是mixer。


image.png

 

Istio的模型

Istio Services Model Introduction

  • Describes the abstract model of services (and their instances) as represented in Istio. 
  • Independent of the underlying platform. 
  • Platform specific adapters found populate the model object with 
    various fields, from the metadata found in the platform. 
  • The platform independent proxy code uses the representation in the model to generate the configuration files the proxies. 
  • The proxy code is specific to individual proxy implementations 

 

  • Service is a unit of an application with a unique name that other services refer to. 
  • Service instances are pods/VMs/containers that implement the service. 
  • There are multiple versions of a service. 

 

Services Model: Services

  • Each service has a fully qualified domain name (FQDN) and one or more ports where the service is listening for connections. 
  • A service can have a single load balancer/virtual IP address associated with it, such that the DNS queries for the FQDN resolves to the virtual IP address (optional). 
  • In Kubernetes, a service foo is associated with foo.default.svc.cluster.localhostname, has a virtual IP of 10.0.1.1 and listens on ports 80, 8080 

Services Model: Instances

Each service has one or more instances, i.e., actu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service. 

  • An Instance represents an entity such as a pod. 
  • For example, a nodeJs backend Service called catalog with hostname (catalogservice.mystore.com), running on port 8080, with 10 pods (Instances) representing the service. 
  • Each Instance has a network endpoint: IP:Port. 

Services Model: Service Versions

  • Each version of a service can be differentiated by a unique set of labels associated with the version. 
  • Labels are simple key value pairs assigned to the instances of a particular service version. 
  • All instances of same version must have same tag 
  • Istio expects that the underlying platform to provide a service registry and service discovery mechanism. 

Services Model: Labels

  • Labels partition Instances into subsets. 
  • For example, grouping pods by labels ”app=reviews,version=v2", will give all v2 instances of Service: reviews.example.com 
  • In the absence of a multiple Versions, each Service has a default Version that consists of all its Instances

Services Model: Routing

• Services have no knowledge of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Service being accessed.

• Services are simply accessed using the Network Endpoint of the Service.

• The proxy is responsible for routing the connection/request to the appropriate Versionbased on the routing rules set up by the user and pushed to Istio-Manager.

 

云原生的自问自答

  • 何为云原生?当前各有理解,但基本是围绕CNCF的定义来展开。CNCF做了这样的定义:

云原生技术有利于各组织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构建和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云原生的代表技术包括容器、服务网格、微服务、不可变基础设施和声明式API。

这些技术能够构建容错性好、易于管理和便于观察的松耦合系统。结合可靠的自动化手段,云原生技术使工程师能够轻松地对系统作出频繁和可预测的重大变更。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致力于培育和维护一个厂商中立的开源生态系统,来推广云原生技术。我们通过将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让这些创新为大众所用。

  • 云原生是核心价值和意义在哪里?我们能做什么才不会被Google,Redhat,Pivital等“意识形态”所带偏?狭义上的云原生是以Kubernetes为基石,那传统的微服务方案是要如何改造来融入?

前面一个问题估计就是个人云亦云,很可能被人带着走的,走入被人牵着鼻子的境地。云原生首先是一种思想,而Kubernetes是提出这套思想的CNCF所推崇的最佳实践和核心,无论是CNCF的Landscape还是Trail Map都能看出Kubernetes的无处不在,所以在我们无法准确表述云原生思想和没有自己的服务云原生的实现情况下,从狭义上理解Kubernetes≈云原生,通过应用和实践Kubernetes来慢慢理云原生思想无疑是最合适。

传统意义上的微服务方案Dubbo/HSF融合到CNCF Landscape,成为其一等公民,从而享受到这个生态的服务红利,同时也要展示出自己的特色,有其独特的吸引力来立足,说白了让大家知道Dubbo也是先进的“时髦”的微服务方案,这个问题才是核心,但回答这个问题,好难!期待有人能答疑解惑。

简单说来,云原生(Cloud Native)是伴随的容器技术发展出现的的一个词,需要应用符合一些特质如无状态、可持续交付、微服务化等。Kubernetes与云原生概念两者互相成就,一起推波助澜,基本上形成了当前新一代PaaS的基石。云原生的流行本质上是开放开源的流行:开放意外着可扩展且共建,开源意味着可控且快速迭代。

从一定角度看,以Kubernetes为基石来落ServiceMesh最终拥抱云原生这条路应该是比较切实际。

  1.  
相关实践学习
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快速入门:在线魔方应用部署和监控
通过本实验,您将了解到容器服务Serverless版ACK Serverless 的基本产品能力,即可以实现快速部署一个在线魔方应用,并借助阿里云容器服务成熟的产品生态,实现在线应用的企业级监控,提升应用稳定性。
云原生实践公开课
课程大纲 开篇:如何学习并实践云原生技术 基础篇: 5 步上手 Kubernetes 进阶篇:生产环境下的 K8s 实践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目录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监控
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的实践指南
【2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云计算时代,传统的IT运维模式已难以满足业务的敏捷性和稳定性需求。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Docker容器化技术和Kubernetes集群管理工具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自动化运维体系。文章首先概述了容器化技术和微服务架构的基本概念,随后详细阐述了基于Docker的应用打包、部署流程,以及Kubernetes在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中的关键作用。最后,文中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利用这些技术优化运维流程,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可靠性。
|
1月前
|
开发者 Docker Python
深入浅出: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Python Web应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开发领域,Docker作为一个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将应用打包在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中的能力,从而简化了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的复杂性。本文将通过一个简单的Python Web应用示例,引导读者理解Docker的基本概念、容器化的优势以及如何使用Docker来容器化部署Python Web应用。我们将从零开始,逐步探索创建Dockerfile、构建镜像、运行容器等关键步骤,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易于理解的指南,帮助他们掌握使用Docker容器化部署应用的技能。
|
20天前
|
运维 Kubernetes 持续交付
构建高效自动化运维体系:基于Docker和Kubernetes的最佳实践
在现代云计算环境中,自动化运维成为保障系统稳定性与提升效率的关键。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Docker容器化技术和Kubernetes容器编排工具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自动化运维体系。文中不仅介绍了相关的技术原理,还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读者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最佳实践指南。
|
30天前
|
Kubernetes 开发者 Docker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Docker与Kubernetes的完美搭档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成为提高系统可维护性、扩展性和敏捷性的关键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Docker容器化技术和Kubernetes集群管理工具,共同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可靠的微服务环境。我们将分析Docker和Kubernetes的核心功能,并展示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简化部署流程、增强服务发现机制以及实现无缝的服务伸缩。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实用的微服务架构设计和实施指南。
|
30天前
|
Kubernetes API Docker
Docker+K8s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
Docker+K8s基础(重要知识点总结)
54 0
|
1月前
|
Ubuntu Shell 开发者
Docker容器管理
Docker容器管理
35 0
|
1月前
|
Kubernetes 云计算 开发者
云计算中的容器化技术:Docker与Kubernetes的实践
云计算中的容器化技术:Docker与Kubernetes的实践
74 0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测试技术
【Docker管理工具】安装Oxker容器管理工具
【2月更文挑战第4天】安装Oxker容器管理工具
77 2
|
Kubernetes Linux 调度
【Docker】Kubernetes部署
Kubernetes部署,实验参考步骤
1008 0
【Docker】Kubernetes部署
|
Kubernetes Docker 容器
Docker EE 2.0 版本助力 Kubernetes ,让部署不再复杂!
你知道吗?Docker Hub 目前拥有数百万用户,大约每两周就会有 10 亿个容器镜像被下载,并且这些容器镜像都会在 Docker EE 上运行。
2186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