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并发编程笔记--volatile与synchronized关键字

简介: 合理使用并发 单线程程序并不一定比多线程程序性能差 1) 当任务较轻,执行任务的消耗没有开启多线程消耗多时;2) 当上下文切换带来的消耗较高时;3) 当多线程的同步处理代价过大时; 并发的优势 1) 提高系统的吞吐率:能够合理的利用IO等待时间等情况;2) 提高响应性.

合理使用并发

单线程程序并不一定比多线程程序性能差

1) 当任务较轻,执行任务的消耗没有开启多线程消耗多时;
2) 当上下文切换带来的消耗较高时;
3) 当多线程的同步处理代价过大时;

并发的优势

1) 提高系统的吞吐率:能够合理的利用IO等待时间等情况;
2) 提高响应性:防止因为处理业务等待导致响应时间过长;
3) 充分利用多核CPU资源:单线程程序对多核CPU使用效率不高;
4) 最小化系统资源的使用:线程共享资源,避免了多进程造成的资源浪费;
5) 简化程序结构:现实世界是并行的,多线程能够更容易的表达现实世界;

如何减少上下文切换?

1) 无锁并发编程:不同的线程尽可能减少共享数据的范围,或者不共享数据;对于共享数据,可以考虑将数据分片,操作时,不同的线程访问不同的分片,从而减小数据共享范围;
2) CAS算法:使用CAS算法,通过乐观锁代替悲观锁,减少不必要的锁;
3) 最少线程:线程并非越多越好,使用合适的线程数,避免产生大量的上下文切换;
4) 协程:在单个线程中实现多任务调度,并在单个线程里维护多个任务间的切换;

如何避免死锁?

1) 避免一个线程同时获取多个锁;
2) 避免一个线程在锁内同时占用多个资源,尽量保证一个锁只占用一个资源;
3) 使用定时锁tryLock代替内部锁机制,通过锁超时打破死锁;
4) 对于数据库锁,加锁和解决应该放在一个会话(连接)中;

volatile关键字

核心功能

1) 保证内存可见性:一个线程对一个被volatile修饰的变量值的更改,对于后面要访问该变量的线程总是可见的;
2) 禁止指令重排序:禁止编译器和CPU进行指令重排序;

cpu术语

cpu术语

lock指令

1)当volatile修饰的共享变量进行写操作时,会多出一条lock指令;
2)lock指令的功能如下:

  • a) 将当前处理器缓存行中的数据写回到系统内存;
  • b) 写回内存操作会使其它CPU里缓存了该内存地址的数据无效;

3)lock指令会被翻译称为LOCK#信号;LOCK#信号的功能用于保证处理器声言该信号时,保证cpu操作的数据对其它cpu可见;通常有如下两种实现:

  • a) 锁定总线:保持在处理器声言该信号时,能够独占内存;锁住总线,导致其它处理器不能访问总线,即其它处理器此时不可以访问内存;但锁定总线开销较大;
  • b) 锁定缓存:锁定当前处理器处理数据对应的高速缓存行,并回写数据到内存;通过处理器的缓存一致性协议来通知其它cpu数据发生变更;该实现相比而言开销较小;且由于缓存一致性协议的限制,不会出现同一时间多个cpu都更新同一数据的情况;

缓存一致性协议

1) cpu实现了缓存一致性协议,每个处理器通过嗅探在总线上传播的数据来检查自己缓存的值是不是过期了,当处理器发现自己缓存行对应的内存地址被修改,就会将当前处理器的缓存行设置成无效状态,当处理器对这个数据进行修改操作时,会重新从系统内存中把数据读到处理器缓存里;
2) 缓存一致性协议会阻止同时修改两个以上的处理器缓存的内存数据区域;

编程技巧:通过追加字节,提高性能

1)LinkedTransferQueue中,链表中的节点,通过定义无用的引用,将节点占用内存追加到64字节,从而保证处理器每次读取缓存行时,都只能读取一个节点的数据,避免了多个处理器同时访问相同缓存行的情况;
2)如果不追加字节,则处理器每次固定读取64个字节的数据,有可能将队列的头结点和尾节点放入同一个缓存行,导致其它处理器无法同时访问同一缓存行,降低性能;
3)适用场景:

  • a) cpu字节宽度为64字节;
  • b) 共享变量被频繁写;

Synchronized关键字

核心功能

1)实现操作的原子性:通过关键字设定临界区,保证同一时间仅有一个线程可以进入临界区;
2)保证内存的可见性:一个线程执行临界区的代码对数据的修改,对后面进入临界区的线程可见;

实现基础

1)Java中的每一个对象都可以作为锁;表现如下:

  • a) 普通同步方法(对象方法):当前对象;
  • b) 静态同步方法(类方法):当前类的类对象;
  • c) 同步方法块:括号中匹配的对象;
    2)JVM通过进入和退出Monitor对象来实现方法同步和代码块同步;两者实现细节不同;

3)同步代码块:通过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指令实现;monitorenter指令是在编译后插入到同步代码块开始位置;monitorexit插入到方法结束处和异常处;JVM保证每个monitorenter指令都有与之对应的monitorexit指令;任何对象都有一个monitor对象与之关联,当monitor被持有后,即处于锁定状态;执行monitorenter指令时,会尝试获取对象对应的monitor的所有权,即尝试获取对象的锁;
4)synchronized方法:则会被翻译成普通的方法调用和返回指令如:invokevirtual、areturn指令,在JVM字节码层面并没有任何特别的指令来实现被synchronized修饰的方法,而是在Class文件的方法表中将该方法的access_flags字段中的synchronized标志置为1,表示该方法是同步方法并使用调用该方法的对象或该方法所属的Class在JVM的内部对象表示Klass做为锁对象。

Java对象头

    Synchronized的锁存放在Java对象头中;如果对象是数组类型,则对象头占3个字,否则占两个字;例如:32位JVM中,一个字为4个字节,则数组类型的对象头占用12个字节,非数组类型的对象头占用8个字节;

对象头存储结构

对象头存储结构

Mark Word存储结构

Mark Work中的数据会随着对象锁标志位的变化而变化;

32位JVM

32位JVM

问题1:当有锁状态时,原先的hashcode和分代年龄存放何处?是否是在解锁之后重新计算?

加锁时,线程将对象Mark Word存放到线程栈桢中的存储空间,称为:Displaced Mark Word;
解锁时,通过持有锁线程栈桢中存放的Mark Word替换回来;

问题2:轻量级锁和重量级锁存放指针的长度仅有30位,指针通常不是有32位,如何存放?

详见monitor record结构,8byte对齐,最低三位可作为状态位;

64位JVM

64位JVM

Monitor Record

    Monitor Record是线程私有的数据结构,每一个线程都有一个可用monitor record列表,同时还有一个全局的可用列表;那么这些monitor record有什么用呢?每一个被锁住的对象都会和一个monitor record关联(对象头中的LockWord指向monitor record的起始地址,由于这个地址是8byte对齐的所以LockWord的最低三位可以用来作为状态位),同时monitor record中有一个Owner字段存放拥有该锁的线程的唯一标识,表示该锁被这个线程占用。

Monitor Record结构

1)Owner:初始时为NULL表示当前没有任何线程拥有该monitor record,当线程成功拥有该锁后保存线程唯一标识,当锁被释放时又设置为NULL;
2)EntryQ:关联一个系统互斥锁(semaphore),阻塞所有试图锁住monitor record失败的线程;
3)RcThis:表示blocked或waiting在该monitor record上的所有线程的个数;
4)Nest:用来实现重入锁的计数;
5)HashCode:保存从对象头拷贝过来的HashCode值(可能还包含GC age);
6)Candidate:用来避免不必要的阻塞或等待线程唤醒,因为每一次只有一个线程能够成功拥有锁,如果每次前一个释放锁的线程唤醒所有正在阻塞或等待的线程,会引起不必要的上下文切换(从阻塞到就绪然后因为竞争锁失败又被阻塞)从而导致性能严重下降。Candidate只有两种可能的值:0表示没有需要唤醒的线程,1表示要唤醒一个继任线程来竞争锁;

锁升级

    在JVM中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字节码依赖于底层的操作系统的Mutex Lock来实现的,但是由于使用Mutex Lock需要将当前线程挂起并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来执行,这种切换的代价是非常昂贵的。在java 1.6中,为了减少使用重量级锁(互斥锁)带来的性能消耗,引入了引入了大量的优化,如锁粗化(Lock Coarsening)、锁消除(Lock Elimination)、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偏向锁(Biased Locking)、适应性自旋(Adaptive Spinning)等技术来减少锁操作的开销。

1) 锁粗化(Lock Coarsening):减少不必要的紧连在一起的unlock,lock操作,将多个连续的锁扩展成一个范围更大的锁;
2) 锁消除(Lock Elimination):通过运行时JIT编译器的逃逸分析来消除一些没有在当前同步块以外被其他线程共享的数据的锁保护,通过逃逸分析也可以在线程本地Stack上进行对象空间的分配(同时还可以减少Heap上的垃圾收集开销);
3) 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这种锁实现的背后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在真实的情况下我们程序中的大部分同步代码一般都处于无锁竞争状态(即单线程执行环境),在无锁竞争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避免调用操作系统层面的重量级互斥锁,取而代之的是在monitorenter和monitorexit中只需要依靠一条CAS原子指令就可以完成锁的获取及释放。当存在锁竞争的情况下,执行CAS指令失败的线程将调用操作系统互斥锁进入到阻塞状态,当锁被释放的时候被唤醒(具体处理步骤下面详细讨论)。
4) 偏向锁(Biased Locking):是为了在无锁竞争的情况下避免在锁获取过程中执行不必要的CAS原子指令,因为CAS原子指令虽然相对于重量级锁来说开销比较小但还是存在非常可观的本地延迟(可参考这篇文章)。
5) 适应性自旋(Adaptive Spinning):当线程在获取轻量级锁的过程中执行CAS操作失败时,在进入与monitor相关联的操作系统重量级锁(mutex semaphore)前会进入忙等待(Spinning)然后再次尝试,当尝试一定的次数后如果仍然没有成功则调用与该monitor关联的semaphore(即互斥锁)进入到阻塞状态。

问题:如何理解用户态和内核态?

概念:
用户态,普通线程执行时,所处的状态;
内核态,当需要调用系统内核资源时,进程需要由用户态切换成内核态;
转换条件:
系统调用,主动,比如fork调用;
异常,被动,执行程序时,遇到不可知异常;
外围设备中断,被动,cpu需要暂停当前任务,执行中断处理程序;

jvm锁升级过程

JVM使用锁标志位标志对象的锁状态;状态值依次是:无锁状态、偏向锁状态、轻量级锁状态、重量级锁状态;这几个状态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主键升级;当升级值重量级锁状态时,将不会降级;

偏向锁

1) 问题:大多数情况下,锁不仅不存在竞争,而且总是由同一线程多次获得;
2) 目的:减少同一线程获取锁和释放锁带来的性能消耗;
3) 原理:在Mark Word中记录持有偏向锁的线程ID,当线程尝试获取锁时,检查Mark Word中存放的线程ID是否是当前线程,如果是,则表示直接获取锁,无须进行CAS操作来加锁、解锁;
4) 加锁:即线程进入synchronized同步代码,但此时并没有线程与之竞争,则默认使用偏向锁;
5) 撤销:当线程出现竞争时,偏向锁会撤销,此时对象为无锁状态或者转而使用更加”严格”的锁机制;撤销需要等待全局安全点(即这个时间点没有执行字节码);
6) 解锁:偏向锁解锁过程很简单,只需要测试下是否Object上的偏向锁模式是否还存在,如果存在则解锁成功不需要任何其他额外的操作;

偏向锁加锁/解锁

问题:epoch是什么?

轻量级锁

1)加锁:在执行同步代码之前,JVM会在当前线程的栈桢中创建用于存储锁记录的空间,并将对象头中的Mark Word复制到所记录中,然后线程尝试使用CAS将对象头中的Mark Word替换为指向所记录的指针;如果成功,则当前线程获得锁;失败,则表示存在竞争,当前线程尝试使用自旋的方式获取锁;
2)解锁:使用CAS操作,将线程栈桢中存放的Mark Word替换回对象头中;如果失败,则表示存在竞争,锁会膨胀为重量级锁;

轻量级锁膨胀过程

问题:偏向锁如何变为轻量级锁?

1)初始时对象处于biasable状态,并且ThreadID为0即biasable & unbiased状态(这里不讨论epoch和age);
2)当一个线程试图锁住一个处于biasable & unbiased状态的对象时,通过一个CAS将自己的ThreadID放置到Mark Word中相应的位置,如果CAS操作成功进入第(3)步否则进入(4)步;
3)当进入到这一步时代表当前没有锁竞争,Object继续保持biasable状态,但是这时ThreadID字段被设置成了偏向锁所有者的ID,然后进入到第(6)步;
4)当前线程执行CAS获取偏向锁失败(这一步是偏向锁的关键),表示在该锁对象上存在竞争并且这个时候另外一个线程获得偏向锁所有权。当到达全局安全点(safepoint)时获得偏向锁的线程被挂起,并从偏向锁所有者的私有Monitor Record列表中获取一个空闲的记录,并将Object设置为LightWeight Lock状态并且Mark Word中的LockRecord指向刚才持有偏向锁线程的Monitor record,最后被阻塞在安全点的线程被释放,进入到轻量级锁的执行路径中,同时被撤销偏向锁的线程继续往下执行同步代码;
5)当一个线程试图锁住一个处于biasable & biased并且ThreadID不等于自己的ID时,这时由于存在锁竞争必须进入到第(4)步来撤销偏向锁;
6)运行同步代码块;

重量级锁

1) 重量级锁,即为所有线程都会阻塞等待,直到持有锁的线程释放锁后,才进行新一轮的竞争;
2) 因为自旋锁会消耗CPU,为了避免无用的消耗,锁升级重量级锁后,就无法降级为轻量级锁;此时,未持有锁的线程在尝试获取锁时,都会进入阻塞状态,等到锁释放后才会被唤醒,进行新一轮的争夺;

锁升级过程

锁升级过程

轻量级锁升级为重量级锁过程

问题:重量级锁解锁后,对象是否还能够回到偏向锁状态?

锁的优缺点

锁的优缺点

原子操作实现原理

cpu术语

cpu术语

处理器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1) 处理器保证从内存中读写一个字节是原子的,当一个处理器访问一个字节时,其余处理器不能够访问这个字节的内存地址;
2) 多处理器的原子操作,通过对缓存加锁或者总线加锁来保证;
3) 访问跨缓存行、跨总线宽度、跨页表访问的原子操作,通过对缓存加锁或者总线加锁来保证;

Java如何实现原子操作

1) Java通过锁机制和循环CAS方式实现原子操作;
2) CAS操作使用处理器提供的CMPXCHG指令实现;
3) CAS实现原子操作的缺点:

  • a) ABA问题:通过引入版本号来解决;
  • b) 自旋带来的CPU消耗;
  • c) 只能保证一个共享变量的原子操作:多个对象放入到一个对象中操作;比如:AtomicReference类;
    4) 锁机制:除偏向锁外,其余锁都通过CAS+自旋来加锁和解锁;

运维经验

1) 通过jstack分析jvm中线程的运行状态,查看是否有死锁(BLOCKED)或者大量等待(WAITING)线程;

参考

Java Synchronized Mark Word
JVM内部细节之一:synchronized关键字及实现细节(轻量级锁Lightweight Locking)
JVM内部细节之二:偏向锁(Biased Locking
Java 轻量级锁原理详解(Lightweight Locking)
Linux用户态和内核态

目录
相关文章
【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
当你阅读dalao的框架源码的时候,你是否会见到这样一个关键字 - - - volatie,诶,你是否会好奇,为什么要加它?加了它有什么作用?
85 14
【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
|
2月前
|
【原理】【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原理
欢迎来到我的技术博客!我是一名热爱编程的开发者,梦想是写出高端的CRUD应用。2025年,我正在沉淀自己,博客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在这里,我会分享关于Java并发编程的深入理解,尤其是volatile关键字的底层原理。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Java内存模型(JMM),解释volatile如何通过内存屏障和缓存一致性协议确保可见性和有序性,同时探讨其局限性及优化方案。欢迎订阅专栏《在2B工作中寻求并发是否搞错了什么》,一起探索并发编程的奥秘! 关注我,点赞、收藏、评论,跟上更新节奏,让我们共同进步!
168 8
【原理】【Java并发】【volatile】适合初学者体质的volatile原理
k8s的出现解决了java并发编程胡问题了
Kubernetes通过提供自动化管理、资源管理、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持续交付等功能,有效地解决了Java并发编程中的许多复杂问题。它不仅简化了线程管理和资源共享,还提供了强大的负载均衡和故障恢复机制,确保应用程序在高并发环境下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通过合理配置和使用Kubernetes,开发者可以显著提高Java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
82 31
注解的艺术:Java编程的高级定制
注解是Java编程中的高级特性,通过内置注解、自定义注解及注解处理器,可以实现代码的高度定制和扩展。通过理解和掌握注解的使用方法,开发者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开发效率。在实际应用中,注解广泛用于框架开发、代码生成和配置管理等方面,展示了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
73 25
|
22天前
|
深入理解 Java 中的 instanceof 关键字
本文深入解析了 Java 中的 `instanceof` 关键字,探讨其在类型判断中的作用。作为二元操作符,`instanceof` 可用于检查对象是否为某类实例或实现特定接口,避免类型转换异常 (`ClassCastException`)。文章通过多态性下的类型判断、安全类型转换、接口实现检测及集合元素类型判定等实际应用场景,展示了 `instanceof` 的强大功能。掌握该关键字可提高代码健壮性,确保运行时类型安全。
28 0
在线编程实现!如何在Java后端通过DockerClient操作Docker生成python环境
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单的实现在Java后端中通过DockerClient操作Docker生成python环境并执行代码,最后销毁的案例全过程,也是实现一个简单的在线编程后端API的完整流程,你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额外的辅助功能,比如上传文件、编辑文件、查阅文件、自定义安装等功能。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在线编程实现!如何在Java后端通过DockerClient操作Docker生成python环境
|
3月前
|
Volatile关键字与Java原子性的迷宫之旅
通过合理使用 `volatile`和原子操作,可以在提升程序性能的同时,确保程序的正确性和线程安全性。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并发编程中的关键概念。
66 21
课时8:Java程序基本概念(标识符与关键字)
课时8介绍Java程序中的标识符与关键字。标识符由字母、数字、下划线和美元符号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且不能使用Java保留字。建议使用有意义的命名,如student_name、age。关键字是特殊标记,如蓝色字体所示。未使用的关键字有goto、const;特殊单词null、true、false不算关键字。JDK1.4后新增assert,JDK1.5后新增enum。
课时6:Java编程起步
课时6:Java编程起步,主讲人李兴华。课程摘要:介绍Java编程的第一个程序“Hello World”,讲解如何使用记事本或EditPlus编写、保存和编译Java源代码(*.java文件),并解释类定义、主方法(public static void main)及屏幕打印(System.out.println)。强调类名与文件名一致的重要性,以及Java程序的编译和执行过程。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初学者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步骤和常见问题。
在Java多线程编程的世界里,Lock接口正逐渐成为高手们的首选,取代了传统的synchronized关键字
在Java多线程编程的世界里,Lock接口正逐渐成为高手们的首选,取代了传统的synchronized关键字
8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