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inode

简介:

inode是一个重要概念,是理解Unix/Linux文件系统和硬盘储存的基础。

一、inode是什么?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

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

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

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每一个文件都有对应的inode,里面包含了与该文件有关的一些信息。

二、inode的内容

inode包含文件的元信息,具体来说有以下内容:

  * 文件的字节数

  * 文件拥有者的User ID

  * 文件的Group ID

  * 文件的读、写、执行权限

  * 文件的时间戳,共有三个:ctime指inode上一次变动的时间,mtime指文件内容上一次变动的时间,atime指文件上一次打开的时间。

  * 链接数,即有多少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

  * 文件数据block的位置

可以用stat命令,查看某个文件的inode信息:

  stat example.txt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总之,除了文件名以外的所有文件信息,都存在inode之中。至于为什么没有文件名,下文会有详细解释。

三、inode的大小

inode也会消耗硬盘空间,所以硬盘格式化的时候,操作系统自动将硬盘分成两个区域。一个是数据区,存放文件数据;另一个是inode区(inode table),存放inode所包含的信息。

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一般是128字节或256字节。inode节点的总数,在格式化时就给定,一般是每1KB或每2KB就设置一个inode。假定在一块1GB的硬盘中,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为128字节,每1KB就设置一个inode,那么inode table的大小就会达到128MB,占整块硬盘的12.8%。

查看每个硬盘分区的inode总数和已经使用的数量,可以使用df命令。

 df -i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查看每个inode节点的大小,可以用如下命令:

 sudo dumpe2fs -h /dev/hda | grep "Inode size"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由于每个文件都必须有一个inode,因此有可能发生inode已经用光,但是硬盘还未存满的情况。这时,就无法在硬盘上创建新文件。

四、inode号码

每个inode都有一个号码,操作系统用inode号码来识别不同的文件。

这里值得重复一遍,Unix/Linux系统内部不使用文件名,而使用inode号码来识别文件。对于系统来说,文件名只是inode号码便于识别的别称或者绰号。

表面上,用户通过文件名,打开文件。实际上,系统内部这个过程分成三步:首先,系统找到这个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其次,通过inode号码,获取inode信息;最后,根据inode信息,找到文件数据所在的block,读出数据。

使用ls -i命令,可以看到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 -i example.txt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五、目录文件

Unix/Linux系统中,目录(directory)也是一种文件。打开目录,实际上就是打开目录文件。

目录文件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系列目录项(dirent)的列表。每个目录项,由两部分组成:所包含文件的文件名,以及该文件名对应的inode号码。

ls命令只列出目录文件中的所有文件名:

  ls /etc

ls -i命令列出整个目录文件,即文件名和inode号码:

  ls -i /etc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如果要查看文件的详细信息,就必须根据inode号码,访问inode节点,读取信息。ls -l命令列出文件的详细信息。

ls -l /etc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理解了上面这些知识,就能理解目录的权限。目录文件的读权限(r)和写权限(w),都是针对目录文件本身。由于目录文件内只有文件名和inode号码,所以如果只有读权限,只能获取文件名,无法获取其他信息,因为其他信息都储存在inode节点中,而读取inode节点内的信息需要目录文件的执行权限(x)。

六、硬链接

一般情况下,文件名和inode号码是"一一对应"关系,每个inode号码对应一个文件名。但是,Unix/Linux系统允许,多个文件名指向同一个inode号码。

这意味着,可以用不同的文件名访问同样的内容;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会影响到所有文件名;但是,删除一个文件名,不影响另一个文件名的访问。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硬链接"(hard link)。

ln命令可以创建硬链接:

  ln 源文件 目标文件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运行上面这条命令以后,源文件与目标文件的inode号码相同,都指向同一个inode。inode信息中有一项叫做"链接数",记录指向该inode的文件名总数,这时就会增加1。

反过来,删除一个文件名,就会使得inode节点中的"链接数"减1。当这个值减到0,表明没有文件名指向这个inode,系统就会回收这个inode号码,以及其所对应block区域。

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录文件的"链接数"。创建目录时,默认会生成两个目录项:"."和".."。前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当前目录的"硬链接";后者的inode号码就是当前目录的父目录的inode号码,等同于父目录的"硬链接"。所以,任何一个目录的"硬链接"总数,总是等于2加上它的子目录总数(含隐藏目录)。

七、软链接

除了硬链接以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

文件A和文件B的inode号码虽然不一样,但是文件A的内容是文件B的路径。读取文件A时,系统会自动将访问者导向文件B。因此,无论打开哪一个文件,最终读取的都是文件B。这时,文件A就称为文件B的"软链接"(soft link)或者"符号链接(symbolic link)。

这意味着,文件A依赖于文件B而存在,如果删除了文件B,打开文件A就会报错:"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这是软链接与硬链接最大的不同:文件A指向文件B的文件名,而不是文件B的inode号码,文件B的inode"链接数"不会因此发生变化。

ln -s命令可以创建软链接。

  ln -s 源文文件或目录 目标文件或目录

[20140330][理解linux 的 inode][解决inode耗尽问题][转载] - 2.5次元的某E - Everhythm的幻想乡

八、inode的特殊作用

由于inode号码与文件名分离,这种机制导致了一些Unix/Linux系统特有的现象。

  1. 有时,文件名包含特殊字符,无法正常删除。这时,直接删除inode节点,就能起到删除文件的作用。

  2.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文件,只是改变文件名,不影响inode号码。

  3. 打开一个文件以后,系统就以inode号码来识别这个文件,不再考虑文件名。因此,通常来说,系统无法从inode号码得知文件名。

第3点使得软件更新变得简单,可以在不关闭软件的情况下进行更新,不需要重启。因为系统通过inode号码,识别运行中的文件,不通过文件名。更新的时候,新版文件以同样的文件名,生成一个新的inode,不会影响到运行中的文件。等到下一次运行这个软件的时候,文件名就自动指向新版文件,旧版文件的inode则被回收。

第2个链接给出了 inode耗尽如何进行处理:

网站后台上传文件一直没有问题,突然不能上传。且无错误提示。

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root@srv-jigocity-web1 iplocate]# df -m
Filesystem           1M-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mapper/datavg-www
6048      3594      2147  63% /var/www

 

网站目录已使用63%,还有很多没使用,因此不是磁盘空间的问题。

查看文件索引节点情况:

[root@srv-jigocity-web1 helpers]# df -i
Filesystem            Inodes   IUsed   IFree IUse% Mounted on

/dev/mapper/datavg-www
786432  786432   0   100% /var/www

 

已经没有空余inode可用,因此导致无法创建新的文件。

 

原因是大量的cache小文件导致。比如记录用户GEO信息的缓存文件随着用户访问量的增长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耗尽索引节点资源。

因此在设计时应该尽量避免产生大量琐碎的小文件,大量很小的文件应该把内容放入数据库进行管理。并及时清理临时文件。




本文转自cloves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yeqing/1885510
相关文章
|
存储 缓存 安全
virtiofs per-inode DAX 介绍
## 背景信息 1. 什么是 virtiofs? virtiofs 是一种用于在 host/guest 之间共享文件的文件系统,由 Redhat 开源,它使得不同 guest 之间能够以快速、一致、安全的方式共享同一个 host 目录树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 Kata Container 作为容器的 rootfs。 2. 什么是 DAX? DAX (Direct Access) 最初是针对于
2207 0
virtiofs per-inode DAX 介绍
|
4月前
|
缓存 自然语言处理 Linux
xv6(12) 文件系统:Inode&Directory&Path
文件系统:Inode&Directory&Path
51 0
|
11月前
|
存储 缓存 Linux
sysfs文件系统(1)
sysfs是一种虚拟文件系统,旨在提供一种访问内核数据结构的方法,从而允许用户空间程序查看和控制系统的设备和资源。sysfs文件系统通常被挂载在/sys目录下。sysfs提供了一种以树状结构组织的系统信息的方式,其中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目录来表示它自己,其中包含有关设备的各种属性和状态信息的文件。这些文件通常是只读的,但有些也可以用于修改设备的某些设置。sysfs还提供了一个机制来通知用户空间程序有关设备状态更改的信息,从而使其能够对这些更改做出反应。sysfs文件系统被广泛用于Linux内核中,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管理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资源。
112 0
|
9月前
|
Linux 程序员 Shell
sysfs文件系统与kobject
sysfs文件系统与kobject
64 0
|
10月前
|
存储 Linux 索引
Linux文件系统inode的作用
前面学习了磁盘管理中的磁盘分区,以及逻辑卷,交换分区的创建,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下我们在分区以及格式化时候用到的ext4文件系统,本盘文章的学习内容包括了解索引(index)和块(block)的作用。
78 0
|
11月前
|
Unix Linux 容器
sysfs文件系统(2)
每个内核设备直接或间接嵌入kobject属性。在添加到系统之前,必须使用kobject_ create()函数分配kobject,并将已经分配但尚未初始化的kob ject指针及其kobject_type 指针作为参数。kobject_add()函数用于添加kobject并将其链接到系统,同时根据其层次结构创建目录及其默认属性。功能与之相反的函数是kobject_ del(),将kobject删除链接
70 0
|
存储 Linux Windows
理解文件系统/inode的概念/磁盘/软硬链接
本文目标:⭐理解文件系统中inode的概念⭐认识软硬链接,对比区别。讲解了文件系统,加深了对文件的理解,与此同时对于磁盘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理解文件系统/inode的概念/磁盘/软硬链接
|
存储 Unix Linux
|
固态存储 Linux 内存技术
文件系统与inode
文件系统与inode
文件系统与i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