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 2007 Linux 内核开发者大会

简介:
AKA 2007 Linux 内核开发者大会

        2007年10月13日我参加了在清华大学清华园FIT楼举办的“AKA 2007 Linux 内核开发者大会”,本次大会由AKA主办,AKA旗下的亚嵌教育具体承办,大会得到了 Intel 开源软件技术中心、Novell 和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的大力支持,是国内Linux内核开发者社区的又一盛会!
        AKA Linux内核开发者年度大会是纯技术研讨会,旨在促进Linux内核社区的技术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开发者大会这么一个平台,来增进Linux内核开发者之间的协作和友谊,活跃国内Linux内核研究开发的氛围。AKA非常乐意于为朋友们创造这样的机会,搭建这样的平台。与上届大会相比,本次会议广泛听取了来自社区开发者的建议,将更加注重技术性话题,增加交流讨论机会。
        9年前的这个时候,AKA诞生在清华园的青草坪上,是Linux和国际开源运动给了大家极大的鼓舞,催生了AKA。9年来,AKA秉持“自由、协作、创造”的技术理想,组织翻译开源世界经典文章,如《大教堂和市集》、《魔法大锅炉》、《开拓智域》等,在国内最早组织举办Linux讲座和沙龙,发起和支持自由软件项目,如MiniGui,创办电子杂志等等,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最早一批的Linux Hackers 和 Developers。目前,AKA旗下最活跃的是AKA嵌入式小组,该小组创办于2002年底,2004年6月,AKA发起成立了亚嵌教育,旨在以更加务实的行动来实践AKA的技术理想,嵌入式Linux一直是AKA嵌入式小组和亚嵌教育最为重要的方向,短短几年已为业界培养输送了数以千计的嵌入式Linux高级专门人才。

       大会首先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陆首群主席致开幕词 。

【大会主题演讲】
第一场
主题:ACPI in Linux - Myths vs Reality
主讲人: Len Brown(He is a Principal Engineer with Intel's Open Source Technology Center.
At Intel over 10-years, he's worked on operating systems, performance tuning, and new hardware bring-up on supercomputers, servers, and network
processors. Previously, Len spent 5-years at Sun Microsystems porting
kernels, bringing up new systems, and tuning performance. Earlier he
spent several years on VLSI architecture and network performance analysis at AT&T
Bell Laboratories. Len has an MSEE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from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and a BSEE from Tufts University. He works from his
Home near Boston.)
演讲内容:
Major Linux distributors have been shipping ACPI in
Linux for several years, yet mis-perceptions about ACPI
persist in the Linux community. This talk addresses
the most common myths about ACPI in Linux.

第二场
主题:走入Linux内核
主讲人: 陈莉君教授(西安邮电学院教师,1998年底进入Linux世界,带领96、97级学生进行Linux内核分析。曾经出版过《Linxu操作系统内核分析(内核2.0)》、《深入分析Linux源代码(内核2.4)》、《Linux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翻译的书籍有《深入理解Linux内核》、《Linux技术手册》、《Linux内核编程》、《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参考网站: 内核之旅[url]http://www.kerneltravel.net/[/url])
演讲内容:
曾穿越于Linux内核2.0~2.6,并没有熟悉所有的代码,但在Linux内核这样一个庞大的森林面前,几经周折,找到了那个入口,并尽力穿过主要岔路口。本场主讲嘉宾将分享自己在Linux内核分析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第三场
主题:Linux文件预读算法
主讲人: 吴峰光(吴峰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的博士生。他在1998年开始学习Linux,继而尝试为同学们提供一些网络服务。其中最受关注的是PXE网络启动(knoppix/rip)与安装(debian/ubuntu/...)服务和高速视频下载服务。为了优化服务器的性能,他开始尝试改进Linux kernel,并最终重写了内核的文件预读部分,并向Linux内核提交代码,他提交的Linux文件预读算法代码已经被Linux官方组织正是接纳。)
演讲内容:
磁盘IO性能的发展远远滞后于CPU和内存,因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一个主要瓶颈。预读(readahead/prefetching)可以有效的减少磁盘的寻道次数和应用程序的IO等待时间,是改进磁盘读IO性能的重要优化手段之一。我们重写了Linux内核中的预读算法,改进了其数据结构和算法。以更清晰的代码,实现了对更多读取模式的支持,包括异步/非阻塞IO,多线程交织IO,顺序随机混合IO,大规模并发IO,等等。 该算法可能的应用领域包括一些数据库应用,NFS/VOD/HTTP文件服务,多线程/多媒体应用, 科学及工程计算等等。所述改进将会出现在Linux 2.6.23及其后续版本中。

第四场
主题:Kernel-mode video driver for Linux
主讲人: Jesse Barness(Jesse is a long time Linux and open source contributor. He is perhaps
best known for his role as Linux platform maintainer for SGI's Altix
line of Itanium based computers, in which he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Linux scalability efforts, APIs for driver optimization, and new
userspace interfaces to allow user level drivers like X to be easily
ported to exotic platforms.
Jesse currently works at Intel's Open source Technology Center (OTC),
where he collaborates with other OTC developers on developing software
and drivers for Intel's graphics chips and platform architecture.
Current tasks include improve graphics on Linux,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working on platform architecture for future Intel
Products)
演讲内容:
This talk will focus on the Linux graphics space,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affairs, and the author's efforts to improve
them. We'll cover, in-depth, attempts to redesign the kernel's
graphics subsystem to improve user's suspend/resume, panic, and
graphics configuration experience. This will inclu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pieces of the graphics puzzle ( e.g. kernel DRM, fb layer,
vgacon, X server, etc.), how they fit together (or not),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make them play together nicely (like centralizing important
functions in kernel space), with an eye toward the DRM modesetting
tree, which includes significant new kernel functionality and userspace
APIs to take advantage of it. Particular attention will be paid to
initial graphics discovery and configuration, modesetting, and memory
management。

第五场
主题:Living Rules in Kernel Community
主讲人: Bryan Wu 伍鹏(现为美国模拟器件公司Blackfin Linux Team的产品应用工程师。他一直活跃在嵌入式Linux开发的领域。当前,他是Blackfin体系架构在Linux内核社区的maintainer。负责内核开发,blackfin-git tree维护,以及其他开源项目的工作。在2.6.22稳定内核中已经正式加入了对Blackfin体系架构的支持。)
演讲内容:
1. LKML introduction
2. Patch Living rules
3. Blackfin uClinux kernel management
4. Conclusion and reference

第六场
主题:如何促进中国开发者参与Linux内核开发
主讲人: 李阳(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李阳是飞思卡尔半导体的资深软件工程师,拥有7年Linux相关开发的经验。目前主要从事PowerPC嵌入式Linux系统移植和驱动程序开发,并积极向Linux内核提交代码。最近发起并组织内核开发文档的翻译工作,并建立zh-kernel.org内核开发者中文社区,以帮助更多华人参与到Linux内核开发和维护中。)
演讲内容:
通过分析和讨论Linux内核开发目前的现状,和中国Linux相关开发的情况。阐述参与主流内核开发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作为最终用户,相关企业和开源社区为此目标可以做出的尝试。简要介绍目前zh-kernel社区正在进行的文档翻译工作,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五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各位演讲嘉宾给听众们带来了一场国内顶极的Linux  
kernel技术盛宴,让听众大长见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 伍鹏和李阳都出示的这张KERNEL SUMMIT 2007的照片。

   在 Linux  2.6 内核 的源代码中 ,有 14000 多个 C 语言和汇编语言文件,它们存放在大约 1000 个子目录中。大约由 6 百万行代码组成,占 230MB 以上的磁盘空间。 这个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世界就是由以上这79人掌握并维护的,而Windows内核的开发人员和他们开发的代码我们可能不会轻易能看到吧!
  在这些 来自全球的Linux   kernel开发者中来自美国的人数最多,达41人,来自欧洲25人(其中德国8人、英国8人),来自亚洲7人(其中只有李阳一人来自中国),来自南美洲1人,非洲地区没有人参与 Linux   kernel开发。这一数字应该说明一些问题,清各位自己分析吧。照片中有Linus Torvalds先生和去年访问过中国的 Linux   kernel第二重要的守护者Andrew Morton先生,还有来自中国的李阳先生。在 Linux   kernel开发者中还出现几位巾帼英雄。
   去年先天 Andrew Morton先生来中国访问时特意传达一个信息,希望中国有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 Linux   kernel的开发中来。我想,如果在中国2500多万的在校大学生中培养1%的 Linux   kernel开发人才,那我们也会有25万的 Linux   kernel 开发 技术人员,其中再有1%熟练掌握 Linux   kernel开发技术,人数也有2500人,那我们国家还会被别人称作“盗版国家”、“小偷国民”吗?

   今天的信息技术发展为全人类带来了科学计算,以及科学计算生产力。在我国大力发展以自由软件、开放源代码为核心的科学计算技术必将极大解放我们的生产力,这是一条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同胞们,让我们勇敢地拥抱Free Software和OPEN SOURCES吧!
    
                                                                                         王开源
                                                                                  2007,10,17
















本文转自arthur593351CTO博客,原文链接: http://blog.51cto.com/arthur5933/112474  ,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28天前
|
并行计算 Linux
Linux内核中的线程和进程实现详解
了解进程和线程如何工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程序,充分利用多核CPU,实现并行计算,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计算效能。记住,适当平衡进程和线程的使用,既要拥有独立空间的'兄弟',也需要在'家庭'中分享和并行的成员。对于这个世界,现在,你应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135 67
|
17天前
|
存储 Linux
Linux内核中的current机制解析
总的来说,current机制是Linux内核中进程管理的基础,它通过获取当前进程的task_struct结构的地址,可以方便地获取和修改进程的信息。这个机制在内核中的使用非常广泛,对于理解Linux内核的工作原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39 11
|
2月前
|
自然语言处理 监控 Linux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proc 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中一个灵活而强大的工具,提供了一个与内核数据结构交互的接口。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 `proc`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其初始化、文件的创建与操作、动态内容生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 `proc`文件系统来监控和调试内核,同时也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87 16
|
4月前
|
安全 Linux 测试技术
Intel Linux 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 | 龙蜥大讲堂104期
《Intel Linux内核测试套件-LKVS介绍》(龙蜥大讲堂104期)主要介绍了LKVS的定义、使用方法、测试范围、典型案例及其优势。LKVS是轻量级、低耦合且高代码覆盖率的测试工具,涵盖20多个硬件和内核属性,已开源并集成到多个社区CICD系统中。课程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LKVS进行CPU、电源管理和安全特性(如TDX、CET)的测试,并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
4月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234 15
|
5月前
|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的内存管理机制
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对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内存管理机制的深入理解。通过探讨Linux内核如何高效地分配、回收和优化内存资源,我们揭示了这一复杂系统背后的原理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不同于常规的摘要,本文将直接进入主题,不包含背景信息或研究目的等标准部分,而是专注于技术细节和实际操作。
|
5月前
|
监控 算法 Linux
Linux内核锁机制深度剖析与实践优化####
本文作为一篇技术性文章,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锁机制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并发控制中的应用,旨在为开发者提供关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见解。不同于常规摘要的概述性质,本文将直接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在不同场景下选择合适的锁策略对于解决竞争条件、死锁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锁的粒度以达到最佳效果,为读者呈现一份实用性强的实践指南。 ####
|
5月前
|
存储 缓存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性能调优####
本文深入探讨了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性能调优方法,旨在为系统管理员和高级用户提供一套实用的指南。通过分析内核参数调整、文件系统选择、内存管理及网络配置等关键方面,本文揭示了如何有效提升Linux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的做法,本摘要直接指出文章的核心价值——提供具体可行的优化措施,助力读者实现系统性能的飞跃。 ####
|
5月前
|
负载均衡 算法 Linux
深入探索Linux内核调度机制: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本文旨在剖析Linux操作系统内核中的进程调度机制,特别是其如何通过CFS(完全公平调度器)算法实现多任务环境下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系统响应速度之间的微妙平衡。不同于传统摘要的概览性质,本文摘要将直接聚焦于CFS的核心原理、设计目标及面临的挑战,为读者揭开Linux高效调度的秘密。 ####
96 3
|
5月前
|
缓存 监控 网络协议
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优化与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优化策略与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分析内核参数调优、编译选项配置及实时性能监控的方法。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如何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调整内核设置,以提升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为系统管理员和技术爱好者提供实用的优化指南。 ####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