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浅谈LAMP环境下的网络负载均衡

本文涉及的产品
传统型负载均衡 C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网络型负载均衡 N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应用型负载均衡 ALB,每月750个小时 15LCU
简介: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

   1.基于网络硬件设备的负载均衡

       国外比较有名的是思科的交换机,Cisco以太网通道技术,F5负载均衡器,国内华为的V9等

       基于网络设备的负载均衡大多是采用请求轮循机制,就是把客户端的请求分流到不同的集群服务器上,以达到负责均衡的作用

该机制对于浏览器端请求相应较快,但相应的价格也不菲,具体价格自己查啊,说到这里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说一下网络中的Request的请求结构来配合理解,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浏览器发出一个Requeat(也就是一个我们通常说的Socket,只不过它不是连续的)请求里面包含请求地址和返回地址,而请求地址就是我们的集群服务器前的那个负载均衡的物理硬件的网络地址,那负载均衡器的作用就是往服务器集群的个个主机上分配这些请求,让他们负责处理这些请求并给予相应,而他们分配请求的过程一般就是上图所画的那种 轮循请求,当然中间还有一个成为NAT技术的地址转换技术(又叫做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就是把Request中的请求地址由路由地址转换成集群服务器中的某一个服务器的IP地址,当服务器处理完后又把返回结果发到F5中,F5再把处理地址改成自己的,然后发回浏览器端


   2.基于操作系统的负载均衡

       又分为两类:

           a).Windows Server 版本里的NLB(微软专有)

               1.单播

                   默认启用该模式,具体以后在进行总结;

               2.多播

                   总结放在以后;

           b).Linux 里的LVS(Lvs也可以用于Windows Server服务器)

               1.Lvs nat模式(地址转换技术)。类似F5的地址转换技术,只不过这个依靠服务器软件实现,网络进行了隔离,网络安全性也会有很大的提升,有时公司即使没有那么高的访问量这样做也会带来更强的安全性;

               2.Lvs ip-tun模式(ip隧道技术)。该模式有个缺点,所有服务器必须具有一个隧道协议的网卡,而有的老机器可能不具有这样的网卡,所以现实使用中多用Lvs Dr模式,其与本模式基本相同。ip隧道模式的好处就是请求到达服务器端后先经过Lvs分流到集群中的web server,处理后的结果不在经过Linux的Lvs调度,而是直接经过调度器返回给浏览器,这样做的好处是用户请求后相应的数据往往会比较大,如果像模式1中的那样那Lvs需要承受比较大的数据压力,会成为一个性能瓶颈,虽然大多情况下这个性能瓶颈不存在(你又不是淘宝,没有太大的机会让你的网站承受那么大的访问压力),但我们用肉眼也能看出,这确实是个性能瓶颈。据传言(我也没法测试)采用2模式后集群数据的吞吐量可相比1模式提高10倍;

               3.Lvs Dr模式(直接路由技术)。基本同2模式一样,只不过其采用另一种方式来模拟2的ip隧道机制,且该模式推荐使用,因为2模式需要服务器具有tunl0的虚拟网卡,而不是所有服务器都具有该虚拟网卡(貌似只有最新出的几款类unix服务器操作系统才有),故推荐使用该模式,该模式优点几乎等同于2模式;


   以上为小弟自己查找资料进行的总结,不对之处望大神予以指出,不胜感激。。。

   很晚了,睡觉。。。



本文转自 tongling_zzu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tongling/1242829

相关实践学习
小试牛刀,一键部署电商商城
SAE 仅需一键,极速部署一个微服务电商商城,体验 Serverless 带给您的全托管体验,一起来部署吧!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目录
打赏
0
0
0
0
344
分享
相关文章
导入虚拟机到Hyper-V环境时,理解并配置网络适配器设置是确保网络通信的关键
在Hyper-V环境中,正确配置虚拟机的网络适配器是确保其网络通信的关键。需先启用Hyper-V功能并创建虚拟交换机。接着,在Hyper-V管理器中选择目标虚拟机,添加或配置网络适配器,选择合适的虚拟交换机(外部、内部或私有),并根据需求配置VLAN、MAC地址等选项。最后,启动虚拟机并验证网络连接,确保其能正常访问外部网络、与主机及其他虚拟机通信。常见问题包括无法访问外部网络或获取IP地址,需检查虚拟交换机和适配器设置。
Docker容器环境中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技术与方法,涵盖环境变量、DNS、集中式服务发现系统等方式
本文探讨了Docker容器环境中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的技术与方法,涵盖环境变量、DNS、集中式服务发现系统等方式,以及软件负载均衡器、云服务负载均衡、容器编排工具等实现手段,强调两者结合的重要性及面临挑战的应对措施。
165 3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在云计算的浪潮下,企业和个人用户纷纷将数据和服务迁移到云端。这种转变带来了便利和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安全挑战。本文将探讨云计算环境中网络安全的关键问题,并介绍一些实用的防护策略,帮助读者构建更为安全的云环境。
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策略与实践
在数字化时代,云计算已成为企业和个人存储、处理数据的重要方式。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探讨如何在云计算环境中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包括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安全监控和应急响应计划等方面。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应用这些策略,以保护云中的数据不受威胁。
【Azure 环境】从网络包中分析出TLS加密套件信息
An TLS 1.2 connection request was received from a remote client application, but non of the cipher suites supported by the client application are supported by the server. The connection request has failed. 从远程客户端应用程序收到 TLS 1.2 连接请求,但服务器不支持客户端应用程序支持的任何密码套件。连接请求失败。
141 2
slb网络性能瓶颈
【11月更文挑战第2天】
108 7
前端神经网络入门:Brain.js - 详细介绍和对比不同的实现 - CNN、RNN、DNN、FFNN -无需准备环境打开浏览器即可测试运行-支持WebGPU加速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 JavaScript 神经网络库 **Brain.js** 实现不同类型的神经网络,包括前馈神经网络(FFNN)、深度神经网络(D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通过简单的示例和代码,帮助前端开发者快速入门并理解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文章还对比了各类神经网络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简要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替代方案。
833 1
网络空间安全之一个WH的超前沿全栈技术深入学习之路(10-2):保姆级别教会你如何搭建白帽黑客渗透测试系统环境Kali——Liinux-Debian:就怕你学成黑客啦!)作者——LJS
保姆级别教会你如何搭建白帽黑客渗透测试系统环境Kali以及常见的报错及对应解决方案、常用Kali功能简便化以及详解如何具体实现
OSPF 中的负载均衡:优化网络流量分布
OSPF 中的负载均衡:优化网络流量分布
190 0
探索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安全新策略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云计算已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力量。然而,随着云服务的普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深入探讨了云计算环境中的网络安全挑战,分析了当前主流的云服务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并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网络安全管理策略。通过对比传统网络安全措施与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需求,本文旨在为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云计算安全防护指南,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确保信息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