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网络编程系列]专题五:TCP编程

简介:

前言

 

前面专题的例子都是基于应用层上的HTTP协议的介绍, 现在本专题来介绍下传输层协议——TCP协议,主要介绍下TCP协议的工作过程和基于TCP协议的一个简单的通信程序,下面就开始本专题的正文了。

 

一、TCP的工作过程

首先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TCP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连接的建立; 二、传输数据; 三、断开连接,下面就对这三个过程分别介绍下:

1.1 连接的建立

TCP的连接建立就像打电话一样, 我们打电话时,拨一个号码的号码并不是立即就可以接通的,期间会有一个“嘟 嘟”的呼叫过程, 这就好比是TCP协议的连接的建立阶段。当我们用TCP编写的程序,必须先建立TCP连接。TCP协议的连接建立通过三次握手来完成的,下面是在网上找的一张TCP三次握手的图片:

 

下面就对这三次握手简单的介绍:

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eq=x)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x+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EQ=y),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y+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建立)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简单理解三次握手就是发送一个检验包给对方然后互相确认,双方都接到确认的一个信号时,这时候双方就建立了连接(就像我们打电话时,如果没人说话时就会说下 “喂”,说这句“喂” 也就是希望得到对方的一个确认,虽然这里双方已经建立了连接的,这里只是更形象的说明下三次握手的过程)。

1.2 传输数据

双方建立了连接,即在双方建立了一个通信通道(就像一座桥一样,在两端建立了一个通路,用桥来比喻通信通道主要是因为最近有一则新闻: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坍塌事件),建立连接之后,当然是传输我们需要传输的数据到对方的,这里就开始简单介绍下传输数据的过程。

利用TCP传输数据时,数据是以字节流的形式进行传输,客户端与服务器端建立连接后,发送方需要先将发送的数据转换为字节流,然后将其发送给对方,发送数据时,可以通过程序不断地将数据流陆续写入TCP的发送缓冲中,然后TCP自动从发送缓冲中提取一定量的数据,将其组成TCP报文段发送到IP层,再通过IP层(也就是网络层)之下的网络接口发送出去;接受端从IP层接收到TCP报文段后,将其暂时保存在接受缓冲中,然后我们通过程序依次读取接受缓冲中的数据,从而达到相互通信的目的(简单的说就发送方把数据转换为数据流,再把数据流存储在发送缓冲中,然后传输层低层的协议从发送缓冲中读取数据把数据发送出去,然后接收端从底层接受到数据把数据存储在接收端的缓冲中,然后我们写的程序只是从缓冲中依次读取数据,然后显示出来,在客户端我们写代码做的事情是把数据写入Write写入发送端的缓冲中,然后服务器端(接收端)用Read方法在自己的缓冲中读取数据,用一句话概括,TCP的传输就是对数据的写——读操作)括号中的内容只是我个人理解,因为这样我感觉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对于刚开始接触TCP的朋友可以这样理解,然后再一句句话去扩展。

1.3 断开连接

发送完数据之后,最后就是断开连接了,下面是网上断开的连接的一张图片(断开一个连接需要经过四次握手):

 

TCP的工作过程就分为上面三个过程,TCP编程是作为上层应用编程的基础,就像之前专题中基于HTTP协议的Web服务器,Web浏览器,其传输层都用的是TCP协议进行传输的,还有基于FTP(文件传输协议),IMAP(交互式邮件存取协议) POP3(邮局协议的第3个版本) 和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的网络应用其传输层都用的是TCP协议,而不是UDP等其他传输层协议。

 

 

二、基于TCP协议的简单通信程序

这里简单实现了一个客户端与服务器间的通信程序,核心代码为: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端代码:

 private void btnConnec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通过一个线程发起请求,多线程
            Thread connectThread = new Thread(ConnectToServer);
            connectThread.Start();
        }

        // 连接服务器方法,建立连接的过程
        private void ConnectToServer()
        {
            try
            {
                // 调用委托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正在连接...");
                if (tbxserverIp.Text == string.Empty || tbxPort.Text == string.Empty)
                {
                    MessageBox.Show("请先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

                IPAddress ipaddress = IPAddress.Parse(tbxserverIp.Text);
                tcpClient = new TcpClient();             
                tcpClient.Connect(ipaddress, int.Parse(tbxPort.Text));               
                
                // 延时操作
                Thread.Sleep(1000);
                if (tcpClient != null)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连接成功");
                    networkStream = tcpClient.GetStream();
                    reader = new BinaryReader(networkStream);
                    writer =new BinaryWriter(networkStream);
                }
                 

            }
            catch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连接失败");
                Thread.Sleep(1000);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就绪");
            }
        }

客户端发送消息的代码:

// 发送消息
        private void btnSend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hread sendThread = new Thread(SendMessage);
            sendThread.Start(tbxMessage.Text);
        }

        private void SendMessage(object state)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正在发送...");
            try
            {
                writer.Write(state.ToString());
                Thread.Sleep(5000);
                writer.Flush();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完毕");

                tbxMessage.Invoke(resetMessageCallBack, null);
                lstbxMessageView.Invoke(showMessageCallback, state.ToString());
            }
            catch
            {
                if (reader != null)
                {
                    reader.Close();
                }
                if (writer != null)
                {
                    writer.Close();
                }
                if (tcpClient != null)
                {
                    tcpClient.Close();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断开了连接");
            }
        }

服务器端接受开始监听客户端请求的代码:

 // 开始监听
        private void btnStart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cpLister = new TcpListener(ipaddress,Port);
            tcpLister.Start();
            // 启动一个线程来接受请求
            Thread acceptThread =new Thread(acceptClientConnect);
            acceptThread.Start();
        }

        // 接受请求
        private void acceptClientConnect()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正在监听");
            Thread.Sleep(1000);
            try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等待连接");
                tcpClient = tcpLister.AcceptTcpClient();
                if (tcpLister != null)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接受到连接");
                    networkStream = tcpClient.GetStream();
                    reader = new BinaryReader(networkStream);
                    writer = new BinaryWriter(networkStream);
                }
            }
            catch
            {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停止监听");
                Thread.Sleep(1000);
                statusStripInfo.Invoke(showStatusCallBack, "就绪");
            }
        }

现在看看运行的结果:
首先先启动服务器然后点开始监听,此时线程会堵塞,直到接受到一个连接请求位置

然后运行客户端,在IP地址和端口处输入服务器端的IP地址和端口号,点击连接服务器按钮后的界面如下:

通过接受按钮和发送按钮来实现双方的通信,实现界面如下:

 

三、总结

到这里本专题的内容将的差不多了, 本专题主要介绍了基于TCP协议工作过程和在net平台下自定义了一个简单通信的程序,希望本专题可以给那些初次接触TCP协议的朋友一些帮助,(大牛们应该直接可以闪过的),在后面的专题我将和大家分享UDP编程,讲完UDP编程后将结合这两章的内容实现一个类似QQ的即时聊天的工具,希望这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问题和有感兴趣的专题需要了解的,可以给我留言,在之后的文章都会和大家来分享。

 

 

觉得看了后有帮助的朋友麻烦推荐下,也给我继续下去的动力,如果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专题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我会通过学习后也会相继和大家分享。




     本文转自LearningHard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learninghard/1038660,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目录
打赏
0
0
0
0
348
分享
相关文章
VB6网络通信软件上位机开发,TCP网络通信,读写数据并处理,完整源码下载
本文介绍使用VB6开发网络通信上位机客户端程序,涵盖Winsock控件的引入与使用,包括连接服务端、发送数据(如通过`Winsock1.SendData`方法)及接收数据(利用`Winsock1_DataArrival`事件)。代码实现TCP网络通信,可读写并处理16进制数据,适用于自动化和工业控制领域。提供完整源码下载,适合学习VB6网络程序开发。 下载链接:[完整源码](http://xzios.cn:86/WJGL/DownLoadDetial?Id=20)
68 12
|
6月前
|
C# 一分钟浅谈:Code Contracts 与契约编程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介绍了 C# 中的 Code Contracts,这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用于通过契约编程增强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详细讲解了前置条件、后置条件和对象不变量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具体代码示例进行了说明。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常见的问题和易错点,如忘记启用静态检查、过度依赖契约和性能影响,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读者能通过本文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Code Contracts。
98 3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网络编程与异步IO
在前几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 Python 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元编程、性能优化、调试技巧、数据科学、机器学习、Web 开发和 API 设计。本文将深入探讨 Python 在网络编程和异步IO中的应用,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你掌握这些技术。
Golang 实现轻量、快速的基于 Reactor 模式的非阻塞 TCP 网络库
gev 是一个基于 epoll 和 kqueue 实现的高性能事件循环库,适用于 Linux 和 macOS(Windows 暂不支持)。它支持多核多线程、动态扩容的 Ring Buffer 读写缓冲区、异步读写和 SO_REUSEPORT 端口重用。gev 使用少量 goroutine,监听连接并处理读写事件。性能测试显示其在不同配置下表现优异。安装命令:`go get -u github.com/Allenxuxu/gev`。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十九):能Ping通,TCP就一定能连接和通信吗?
这网络层就像搭积木一样,上层协议都是基于下层协议搭出来的。不管是ping(用了ICMP协议)还是tcp本质上都是基于网络层IP协议的数据包,而到了物理层,都是二进制01串,都走网卡发出去了。 如果网络环境没发生变化,目的地又一样,那按道理说他们走的网络路径应该是一样的,什么情况下会不同呢? 我们就从路由这个话题聊起吧。
127 4
不为人知的网络编程(十九):能Ping通,TCP就一定能连接和通信吗?
|
6月前
|
公司上网监控:Mercury 在网络监控高级逻辑编程中的应用
在数字化办公环境中,公司对员工上网行为的监控至关重要。Mercury 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工具,展示了在公司上网监控领域的独特优势。本文介绍了使用 Mercury 实现网络连接监听、数据解析和日志记录的功能,帮助公司确保信息安全和工作效率。
151 51
学懂C#编程:属性(Property)的概念定义及使用详解
通过深入理解和使用C#的属性,可以编写更清晰、简洁和高效的代码,为开发高质量的应用程序奠定基础。
185 12
TCP报文格式全解析:网络小白变高手的必读指南
本文深入解析TCP报文格式,涵盖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号、确认序号、首部长度、标志字段、窗口大小、检验和、紧急指针及选项字段。每个字段的作用和意义详尽说明,帮助理解TCP协议如何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掌握TCP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的核心选择:TCP与UDP协议深度解析
在网络通信领域,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两种基础且截然不同的传输层协议。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对于网络工程师和开发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TCP和UDP的核心区别,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依据。
159 3
Unity 游戏引擎 C# 编程:一分钟浅谈
本文介绍了在 Unity 游戏开发中使用 C# 的基础知识和常见问题。从 `MonoBehavior` 类的基础用法,到变量和属性的管理,再到空引用异常、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等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文章还探讨了单例模式、事件系统和数据持久化等高级话题,旨在帮助开发者避免常见错误,提升游戏开发效率。
212 4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