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进网络石奇海:向802.11ac技术智能迁移的八大考虑要素

简介:

 进入2015年,亚太地区连续十年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IDC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的自带设备(BYOD)领域在2015年将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无线设备的繁荣景象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除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物联网携传感器及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而来,进一步推动了人们对无线网络容量和密度的需求。IDC预测,到2020年底,物联网在全球将包括2120亿件物品。

随着自带设备(BYOD)以及物联网的持续演进,很多设备仅配有一个无线接口而不设置以太网连接或蜂窝连接。Wi-Fi连接已经成为许多用户和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这就需要对企业的网络进行重大升级。

802.11ac是下一代无线,可以为用户和企业提供所需的更高的容量和密度。然而,无线网络的升级并不像过去那样简单,而是需要有一些不同的规划,要将新的要素考虑进去。极进网络中国区技术总监石奇海先生谈到在进行802.11ac 技术迁移规划时,需要考虑的八大要素。

极进网络石奇海:向802.11ac技术智能迁移的八大考虑要素

1) 站点勘测
当更换有线网络或进行无线网络升级时,尤其是进行802.11ac技术迁移时,每个企业都需要对已有的无线网络进行详细的站点勘测。这将会为企业提供一个基准,使企业有效识别网络和信道的死角。此外,为了充分获得802.11ac技术的性能,接入点的设置需要彼此靠近。

2) 平面图
当完成站点勘测之后,企业应该使用诸如Ekahau的站点规划工具,利用建筑物的平面图创建一个详细的位置图以确定接入点的位置。 许多因素可以影响射频,因此,分析可影响的因素就像盖大楼一样重要,比如,需要考虑使用多少混凝土与水泥板、使用多少金属、怎样分配小隔间和开放空间等。

3) 制定接入设备清单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创新的方式,将其个人及职场生活越来越多地置于移动设备之上,亚太地区的工作环境正日益快速变化。这种移动设备的转型和使用新模式正迫使企业不再询问他们是否需要移动网络,而是询问他们该如何使用移动网络。在进行802.11ac 迁移之前,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清楚会有多少设备将接入无线网络。也应着重考虑未来几年的潜在增长。这将帮助企业有效规划无线网络的增长和扩展。

4) 测量用户密度
为了确定一个区域接入点的最佳数量,IT团队也应尽可能的规划出给定区域内雇员或客户密度。例如:礼堂或运动场的用户密度绝对比大厅或办公室的用户密度大。这将会给网络带来极大的影响。此外,用户密度会根据一天内不同的时间发生改变。学校的礼堂会在晚上举办活动,学生和家长会被邀请参加,这将增加用户密度。

5) 审核有线网络
当考虑进行802.11ac 技术迁移时,对有线网络进行审核至关重要。这将帮助企业确保其拥有足够的以太网端口来支持新部署的接入点。事实上,802.11ac接入点也许安装有多个以太网端口来分担日益增长的射频通信流量。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预留交换机端口及电源。企业应该确保一个接入点至少拥有两个以太网端口。同时,企业也应该核对电源需求。

6) 了解应用
由于应用程序对有线和无线网络产生极大的影响,企业应获得运行在网络上的应用程序的完整可视性。这是由期望无缝服务和性能的用户所推动的。了解应用程序的特性能有效帮助企业规划无线网络。一些网络应用例如:VoIP和视频是延迟敏感型,而一些需要更高带宽,例如YouTube, Netflix, Hulu等内容流媒体网站。他们在数据中心内被集中,并通过园区进行发布,或在云中托管,或跨多个地区进行发布。当看到这种情况时,企业还应该考虑上游对下游应用的使用。这也许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上更多。如同设备一样,企业还应该考虑未来五年内在哪些领域内的应用增长较多,以便为无线网络增长和扩展进行有效规划。

7) 选择有经验的供应商
很多供应商对无线产品都很陌生。因此,对企业来讲,选择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供应商至关重要。他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设计、部署以及优化最复杂的网络。另外,企业还应该确保供应商拥有可以为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提供合适服务的全面的支持方案。

8) 进行部署后站点勘测
一旦802.11ac 安装完成,企业应确保进行一个最后的站点勘测以确保必须实现预期及规划的全覆盖。这样,他们可以确保他们为未来的安装或网络的变化有一个已建立的基准。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5-7-14

本文作者:王聪彬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单位网络监控软件:Java 技术驱动的高效网络监管体系构建
在数字化办公时代,构建基于Java技术的单位网络监控软件至关重要。该软件能精准监管单位网络活动,保障信息安全,提升工作效率。通过网络流量监测、访问控制及连接状态监控等模块,实现高效网络监管,确保网络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121 11
|
24天前
|
边缘计算 安全 算法
阿里云CDN:构建全球化智能加速网络的数字高速公路
阿里云CDN构建全球化智能加速网络,拥有2800多个边缘节点覆盖67个国家,实现毫秒级网络延迟。其三级节点拓扑结构与智能路由系统,结合流量预测模型,确保高命中率。全栈式加速技术包括QUIC协议优化和Brotli压缩算法,保障安全与性能。五层防御机制有效抵御攻击,行业解决方案涵盖视频、物联网及游戏等领域,支持新兴AR/VR与元宇宙需求,持续推动数字内容分发技术边界。
71 13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深度学习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组件——人工神经元和反向传播算法自提出以来鲜有根本性突破。穿孔反向传播(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技术通过引入“树突”机制,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计算能力,实现了对传统神经元的增强。该技术利用基于协方差的损失函数训练树突节点,使其能够识别神经元分类中的异常模式,从而提升整体网络性能。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提高模型精度(如BERT模型准确率提升3%-17%),还能实现高效模型压缩(参数减少44%而无性能损失)。这一革新为深度学习的基础构建模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尤其适用于边缘设备和大规模模型优化场景。
32 16
Perforated 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优化的创新技术及PyTorch使用指南
|
4月前
|
边缘计算 容灾 网络性能优化
算力流动的基石:边缘网络产品技术升级与实践探索
本文介绍了边缘网络产品技术的升级与实践探索,由阿里云专家分享。内容涵盖三大方面:1) 云编一体的混合组网方案,通过边缘节点实现广泛覆盖和高效连接;2) 基于边缘基础设施特点构建一网多态的边缘网络平台,提供多种业务形态的统一技术支持;3) 以软硬一体的边缘网关技术实现多类型业务网络平面统一,确保不同网络间的互联互通。边缘网络已实现全球覆盖、差异化连接及云边互联,支持即开即用和云网一体,满足各行业需求。
109 4
|
11天前
|
存储 双11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技术发明一等奖!
近日,阿里云联合清华大学与中国移动申报的“性能可预期的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通过端网融合架构,实现数据中心网络性能的可预期性,在带宽保障、时延控制和故障恢复速度上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成果已应用于阿里云多项产品及重大社会活动中,如巴黎奥运会直播、“双十一”购物节等,展现出国际领先水平。
|
5月前
|
负载均衡 网络协议 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详解及网络性能优化
动态IP代理技术通过灵活更换IP地址,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网络安全测试等领域。本文详细解析其工作原理,涵盖HTTP、SOCKS代理及代理池的实现方法,并提供代码示例。同时探讨配置动态代理IP后如何通过智能调度、负载均衡、优化协议选择等方式提升网络性能,确保高效稳定的网络访问。
611 2
|
13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AI“捕风捉影”:深度学习如何让网络事件检测更智能?
42 8
|
1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定位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HTTP POST协议用于发送本地压缩数据到服务器的方案。
总的来说,无论你是一名网络开发者,还是普通的IT工作人员,理解并掌握POST方法的运用是非常有价值的。它就像一艘快速,稳定,安全的大船,始终为我们在网络海洋中的冒险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69 22
|
19天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基于 Python 哈希表算法的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实现高效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
在当下数字化办公的环境中,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已成为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确保其高效运行的核心手段。此类工具通过对网络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管理,赋予企业实时洞察网络活动的能力。而在其运行机制背后,数据结构与算法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聚焦于 PHP 语言中的哈希表算法,深入探究其在局域网网络监控工具中的应用方式及所具备的优势。
54 7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AI为网络可靠性加“稳”——从断网烦恼到智能运维
AI为网络可靠性加“稳”——从断网烦恼到智能运维
80 2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