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简介:

提到SmartRack,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大概会是BAT、海量数据中心、深度定制、融合架构这些词吧。在多数人眼中,整机柜服务器是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形态,只有体量极大、拥有自建数据中心的用户才会采用。你是否有也有这些疑虑:“SmartRack一定很贵”、“我没用过SmartRack,不会用怎么办?”、“SmartRack密度那么高,我的机房承重和供电不够吧”等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非海量数据中心用户开始尝试浪潮SmartRack,整机柜的应用便捷性可能会完全颠覆你的想象。 

SmartRack一定很贵吧?

的确,一台满配SmartRack价格根据配置不同最高会超过100万,确实很贵。但是SmartRack是整机柜服务器,一台Smartrack最多可以支持48个1U2节点,这也就相当于48个通用机架式服务器。其实,整机柜服务器的价格与标准服务器无异。就像你在超市买一袋牛奶跟买一箱牛奶的一样,单价几乎相等。

 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SmartRack最大支持48个1U2N横插节点

但是,与快消品不同,服务器的生命周期通常会有三年,这三年里,服务器会一直霸占你的机架位、会持续消耗你的电力、会持续产生大量热量,数据中心的租借费用、制冷散热的电费、运维人员的工资等等,这些都是使用成本。由于SmartRack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和集中管理,与通用服务器相比会有15%以上的功耗降低、9%的电源转换效率提升、2倍以上的机房密度提升,最终将会将TCO降低12%以上。

数据中心规模很小,能用SmartRack么?

目前来看,SmartRack需求量最大的还是BAT,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数据中心不适合部署整机柜服务器。SmartRack实现了Rack as a Server,也就是把一台SmartRack作为一台统一的服务器来交付、部署和管理。

SmartRack每四个节点共享三个4U高度的风扇墙,且每个电源模块支持四个节点的供电,因此理论上讲只要你的服务器需求量超过4台,那么你就可以试试SmartRack。当然部署规模越大,SmartRack的低TCO和易管理的优势表现的越强,并且会帮助你在服务器接下来三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内收获能耗、空间、人力等的大幅节省。

 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SmartRack风扇为4U高度

另外,SmartRack极易扩容,互联网企业可能仅跟对了一个热点或者站对一个风口就能够飞起来。当服务器需求量突发增长时,整机柜服务器就成为最佳的扩容形态。可以说提前部署SmartRack也是为后续业务的发展打下IT硬件平台的基础。

SmartRack那么重,我的机房地板可承受不了

相比通用服务器,SmartRack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的确更为严苛。首先是承重问题,SmartRack满配重量将会达到1.2吨,对于机房地板的承重最低要求是1t/㎡,大多数传统机房都没有经过特殊加固,因此满配的SmartRack的确可能无法直接上架部署。

但是,这一问题并非无解。SmartRack是一条产品线,不同配置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偏计算的应用,采用SN6110M4s计算节点,32节点整机重量也不足1吨。普通机房仅需通过钢板和支架加固即可完成上架。

 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采用钢板和支架加固,传统机房也可部署SmartRack

但是如果是冷存储应用,采用SN3116M4冷存储节点,1U空间内支持18块大容量3.5寸SATA硬盘,那么40个节点的整机重量将达到最高值1.5t,通过地板加固也无法承受。但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SN3116M4冷存储节点的存储密度极高,相对于通用存储服务器2U12盘的配置而言,密度提升了3倍。那么我们如果采用半柜的SmartRack,存储密度比标准服务器有1.5倍提升的同时,也能解决机房承重的问题。同时,通过钢架加固地板,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解决1.5吨的承重要求。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既需要超高密度,又要确保能够上架部署,那么浪潮还能够针对客户的应用和机房现状进行内部配置的更改。举个例子,刚刚采购SmartRack的华勤,是国内专业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ODM服务商,其数据中心主要业务应用以计算为主,因此以往都以刀片服务器作为主力服务器。但为了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进一步提升计算密度,华勤选用了浪潮SmartRack作为计算系统核心。考虑到其原有机房设计和特殊的业务应用,浪潮为其做了特殊的改配:每节点仅配1块硬盘。由于偏计算应用,将存储配置降到最低,不仅不会影响客户业务应用,还可以节省成本,并且能够适应机房承重。在使用SmartRack替代刀片服务器后,将能够节省了60%的机房空间和10%的功耗成本。

SmartRack密度高,我的机房供电能力有限

由于SmartRack相比通用服务有2倍的计算/存储密度提升,如果数据中心的供电是按照机架服务器的密度上限来架设的,供电肯定会成为部署SmartRack的瓶颈点。

与承重问题类似,不同的配置对功耗的影响很大。举个例子,仅Intel 最新的E5 v4平台CPU就有从55W到145W的不同型号。因此针对客户应用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配置是最为关键的。比如你的应用是冷存储,那么我们推荐你采用Avoton低功耗平台节点或者E5低功耗版本;如果你的应用偏计算,那么可以相应减少存储设备。通过数据中心的供电上限,浪潮都可以跟据客户的业务进行定制,总有一款适合你。

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不同的配置适用不同的业务应用

另外,Smartrack的扩容方式灵活,如果目前机房的供电上限不足,那么大可以采购半柜SmartRack,或者根据需要可以灵活的配置节点数量,那么供电问题就迎刃而解,在享受整机柜服务器低TCO优势的同时,后期扩容仅需要采购相应节点即可。

SmartRack是全新的服务器架构吧,我不会用

SmartRack确实是融合架构的新型服务器形态,但是可用性仍是产品开发的基础。虽然在在交付形态上有很大变化,但是在实际使用中,SmartRack与标准机架服务器并没有太多不同,甚至比机架服务器更好用。

目前SmartRack变革的主要是供电、散热、管理和交付形态,但是节点的主要功能部件仍是CPU、内存、硬盘三大件,当你使用单个节点时,你会发现与一台1U机架服务器并没有什么不同。并且采用集中管理的SmartRack可以通过RMC对整个机柜各模块的统一监控和管理,节点、电源、风扇的健康状况、温度、配置信息一目了然,还可进行批量开关机、重启,功耗控制,风扇转速自动/手动调节等功能,搭配专为SmartRack设计的可视化管理软件,轻松实现简易化智能管理,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容量不断提升,运维人员却保持不变的现状下,无疑能够减轻客户运维成本。

既然是定制化服务器,那么供货周期一定很长

定制化服务器相对于通用标准服务器,会存在一些特殊部件,比如特别的主办、机柜、电源等等,在上市初期,供货周期必然长于通用服务器。但是SmartRack已经诞生了6年,在百度、阿里巴巴批量部署也已经超过3年时间,上下游的生态已经十分完整且稳定,不会存在因为部件特殊而延长供货周期的问题。在有预测的前提下,SmartRack同样可以满足2周内交付上架的要求。

 整机柜服务器在传统数据中心的应用并不是你想象那样难

另外,供货后的交付环节也是影响业务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SmartRack的交付速度可以达到单日单机房5000节点,而通用标准服务器通常仅有500-700台。近10倍的效率提升,在服务器批量交付时的差距显而易见。加入你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年需求量达到BAT级别的15万台,采用标准服务器交付,需要249天才能全部交付,而这个数字比全年的法定工作日都要多。

整机柜服务器作为未来数据中心主流服务器形态演变趋势,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集中管理,将提升数据中心100%的部署密度,交付效率提升十倍,降低至少15%的功耗,将TCO降低12%以上。目前,浪潮SmartRack市场占有率超过70%,并且早已经不是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在12306、奥鹏教育、上海宽带中心、华勤等都已经落地应用。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5月25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

相关文章
|
5天前
|
开发框架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破茧成蝶:阿里云应用服务器让传统J2EE应用无缝升级AI原生时代
一场跨越20年的技术对话:在杭州某科技园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代码评审正在进行。屏幕上同时展示着2005年基于WebLogic开发的供应链系统和2025年接入DeepSeek大模型的智能调度方案——令人惊叹的是,二者的核心业务代码竟保持着惊人的一致性。"我们保住了20年积累的238个核心业务对象,就像修复传世名画时保留了每一笔历史痕迹。"企业CTO的感慨,揭开了阿里云应用服务器助力传统系统智能化转型的奥秘。
42 13
|
2月前
|
Java 网络安全 Apache
SshClient应用指南:使用org.apache.sshd库在服务器中执行命令。
总结起来,Apache SSHD库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甚至可以用于创建你自己的SSH Server。当你需要在服务器中执行命令时,这无疑是非常有用的。希望这个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并祝你在使用Apache SSHD库中有一个愉快的旅程!
109 29
|
2月前
|
弹性计算 Linux 云计算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ECS操作及云计算应用实践
本文详细介绍了云服务器ECS的使用流程,包括开通服务、系统配置、权限管理、组件安装及内存全景诊断等关键步骤。通过开通阿里云操作系统服务、授予RAM用户权限和安装必要组件,可实现对服务器的有效管理与维护。在内存诊断部分,展示了如何发起诊断并解析结果,帮助精准定位内存问题。此外,文章还讲解了利用ECS训练模型的操作方法,从上传文件到终端命令执行,直至完成模型训练。最后总结指出,掌握这些技能不仅提升了对云服务器架构的理解,还为实际业务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展现了ECS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的重要价值。
155 8
阿里云操作系统控制台——ECS操作及云计算应用实践
|
2月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安全
阿里云服务器ECS通用型规格族解析:实例规格、性能基准与场景化应用指南
作为ECS产品矩阵中的核心序列,通用型规格族以均衡的计算、内存、网络和存储性能著称,覆盖从基础应用到高性能计算的广泛场景。通用型规格族属于独享型云服务器,实例采用固定CPU调度模式,实例的每个CPU绑定到一个物理CPU超线程,实例间无CPU资源争抢,实例计算性能稳定且有严格的SLA保证,在性能上会更加稳定,高负载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资源争夺现象。本文将深度解析阿里云ECS通用型规格族的技术架构、实例规格特性、最新价格政策及典型应用场景,为云计算选型提供参考。
|
2月前
|
存储 资源调度 调度
从数据中心机房来看云服务器的可用性与性能!
数据中心机房是云服务器的物理基础,其硬件设施、运行环境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云服务的可用性和性能。稳定的电力供应(如UPS和柴油发电机)、冗余设计(网络和电源冗余)、精确的温湿度控制、优良的网络架构与带宽分配、高效的存储系统及合理的计算资源调度,共同保障云服务器的持续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性能下降的风险,确保业务稳定和服务质量。
57 1
|
3月前
|
人工智能 Oracle 搜索推荐
大模型重塑数据中心,全球服务器产业迎新增长浪潮
大模型重塑数据中心,全球服务器产业迎新增长浪潮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运维 资源调度
深度学习在资源利用率优化中的应用:让服务器更聪明
深度学习在资源利用率优化中的应用:让服务器更聪明
159 6
|
5月前
|
运维 监控 持续交付
自动化运维在现代数据中心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探讨了自动化运维技术在现代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现状与实践案例,分析了其如何提升运维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系统稳定性。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自动化工具如Ansible、Puppet及Docker在环境配置、软件部署、故障恢复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实施框架。 ####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智能化运维在现代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运维(AIOps)技术在现代数据中心管理中的实际应用,分析了其带来的效率提升、成本节约及潜在风险。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智能监控、自动化故障排查、容量规划等关键功能如何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稳定的IT环境。同时,文章也指出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隐私、技术整合及人才短缺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 ####
110 1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智能化运维在现代数据中心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深入探讨了智能化运维(AIOps)技术如何革新现代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通过集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及自动化工具,显著提升系统稳定性、效率和响应速度。文章首先概述了AIOps的核心概念与技术框架,随后详细分析了其在故障预测、异常检测、容量规划及事件响应等方面的应用实例,最后探讨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数据质量、技能匹配及安全性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本研究旨在为数据中心管理者提供关于采纳和优化AIOps实践的洞见,以期推动行业向更高效、智能的运维模式转型。 ####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