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 - 数据写入流程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简介:

众所周知,HBase默认适用于写多读少的应用,正是依赖于它相当出色的写入性能:一个100台RS的集群可以轻松地支撑每天10T的写入量。当然,为了支持更高吞吐量的写入,HBase还在不断地进行优化和修正,这篇文章结合0.98版本的源码全面地分析HBase的写入流程,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客户端的写入流程,第二部分介绍服务器端的写入流程,最后再重点分析WAL的工作原理。

客户端流程解析

(1)用户提交put请求后,HBase客户端会将put请求添加到本地buffer中,符合一定条件就会通过AsyncProcess异步批量提交。HBase默认设置autoflush=true,表示put请求直接会提交给服务器进行处理;用户可以设置autoflush=false,这样的话put请求会首先放到本地buffer,等到本地buffer大小超过一定阈值(默认为2M,可以通过配置文件配置)之后才会提交。很显然,后者采用group commit机制提交请求,可以极大地提升写入性能,但是因为没有保护机制,如果客户端崩溃的话会导致提交的请求丢失。

(2)在提交之前,HBase会在元数据表.meta.中根据rowkey找到它们归属的region server,这个定位的过程是通过HConnection的locateRegion方法获得的。如果是批量请求的话还会把这些rowkey按照HRegionLocation分组,每个分组可以对应一次RPC请求。

(3)HBase会为每个HRegionLocation构造一个远程RPC请求MultiServerCallable<Row>,然后通过rpcCallerFactory.<MultiResponse> newCaller()执行调用,忽略掉失败重新提交和错误处理,客户端的提交操作到此结束。

服务器端流程解析

服务器端RegionServer接收到客户端的写入请求后,首先会反序列化为Put对象,然后执行各种检查操作,比如检查region是否是只读、memstore大小是否超过blockingMemstoreSize等。检查完成之后,就会执行如下核心操作:

100

(1)获取行锁、Region更新共享锁: HBase中使用行锁保证对同一行数据的更新都是互斥操作,用以保证更新的原子性,要么更新成功,要么失败。

(2)开始写事务:获取write number,用于实现MVCC,实现数据的非锁定读,在保证读写一致性的前提下提高读取性能。

(3)写缓存memstore:HBase中每列族都会对应一个store,用来存储该列数据。每个store都会有个写缓存memstore,用于缓存写入数据。HBase并不会直接将数据落盘,而是先写入缓存,等缓存满足一定大小之后再一起落盘。

(4)Append HLog:HBase使用WAL机制保证数据可靠性,即首先写日志再写缓存,即使发生宕机,也可以通过恢复HLog还原出原始数据。该步骤就是将数据构造为WALEdit对象,然后顺序写入HLog中,此时不需要执行sync操作。0.98版本采用了新的写线程模式实现HLog日志的写入,可以使得整个数据更新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具体原理见下一个章节。

(5)释放行锁以及共享锁

(6)Sync HLog:HLog真正sync到HDFS,在释放行锁之后执行sync操作是为了尽量减少持锁时间,提升写性能。如果Sync失败,执行回滚操作将memstore中已经写入的数据移除。

(7)结束写事务:此时该线程的更新操作才会对其他读请求可见,更新才实际生效。具体分析见上一篇文章《HBase – 并发控制深度解析》

(8)flush memstore:当写缓存满64M之后,会启动flush线程将数据刷新到硬盘。刷新操作涉及到HFile相关结构,后面会详细对此进行介绍。

WAL机制解析

WAL(Write-Ahead Logging)是一种高效的日志算法,几乎是所有非内存数据库提升写性能的不二法门,基本原理是在数据写入之前首先顺序写入日志,然后再写入缓存,等到缓存写满之后统一落盘。之所以能够提升写性能,是因为WAL将一次随机写转化为了一次顺序写加一次内存写。提升写性能的同时,WAL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即在任何情况下数据不丢失。假如一次写入完成之后发生了宕机,即使所有缓存中的数据丢失,也可以通过恢复日志还原出丢失的数据。

WAL持久化等级

HBase中可以通过设置WAL的持久化等级决定是否开启WAL机制、以及HLog的落盘方式。WAL的持久化等级分为如下四个等级:

1. SKIP_WAL:只写缓存,不写HLog日志。这种方式因为只写内存,因此可以极大的提升写入性能,但是数据有丢失的风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建议设置此等级,除非确认不要求数据的可靠性。

2. ASYNC_WAL:异步将数据写入HLog日志中。

3. SYNC_WAL:同步将数据写入日志文件中,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只是被写入文件系统中,并没有真正落盘。

4. FSYNC_WAL:同步将数据写入日志文件并强制落盘。最严格的日志写入等级,可以保证数据不会丢失,但是性能相对比较差。

5. USER_DEFAULT:默认如果用户没有指定持久化等级,HBase使用SYNC_WAL等级持久化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设置WAL持久化等级,代码:put.setDurability(Durability. SYNC_WAL );

HLog数据结构

HBase中,WAL的实现类为HLog,每个Region Server拥有一个HLog日志,所有region的写入都是写到同一个HLog。下图表示同一个Region Server中的3个 region 共享一个HLog。当数据写入时,是将数据对<HLogKey,WALEdit>按照顺序追加到HLog中,以获取最好的写入性能。

101

上图中HLogKey主要存储了log sequence number,更新时间 write time,region name,表名table name以及cluster ids。其中log sequncece number作为HFile中一个重要的元数据,和HLog的生命周期息息相关,后续章节会详细介绍;region name和table name分别表征该段日志属于哪个region以及哪张表;cluster ids用于将日志复制到集群中其他机器上。

WALEdit用来表示一个事务中的更新集合,在之前的版本,如果一个事务中对一行row R中三列c1,c2,c3分别做了修改,那么hlog中会有3个对应的日志片段如下所示:

<logseq1-for-edit1>:<keyvalue-for-edit-c1>

<logseq2-for-edit2>:<keyvalue-for-edit-c2>

<logseq3-for-edit3>:<keyvalue-for-edit-c3>

然而,这种日志结构无法保证行级事务的原子性,假如刚好更新到c2之后发生宕机,那么就会产生只有部分日志写入成功的现象。为此,hbase将所有对同一行的更新操作都表示为一个记录,如下:

<logseq#-for-entire-txn>:<WALEdit-for-entire-txn>

其中WALEdit会被序列化为格式<-1, # of edits, <KeyValue>, <KeyValue>, <KeyValue>>,比如<-1, 3, <keyvalue-for-edit-c1>, <keyvalue-for-edit-c2>, <keyvalue-for-edit-c3>>,其中-1作为标示符表征这种新的日志结构。

WAL写入模型

了解了HLog的结构之后,我们就开始研究HLog的写入模型。HLog的写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将数据对<HLogKey,WALEdit>写入本地缓存,然后再将本地缓存写入文件系统,最后执行sync操作同步到磁盘。在以前老的写入模型中,上述三步都由工作线程独自完成,如下图所示:

103

上图中,本地缓存写入文件系统那个步骤工作线程需要持有updateLock执行,不同工作线程之间必然会恶性竞争;不仅如此,在Sync HDFS这步中,工作线程之间需要抢占flushLock,因为Sync操作是一个耗时操作,抢占这个锁会导致写入性能大幅降低。

所幸的是,来自中国(准确的来说,是来自小米,鼓掌)的3位工程师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写入模型并被官方采纳。根据官方测试,新写入模型的吞吐量比之前提升3倍多,单台RS写入吞吐量介于12150~31520,5台RS组成的集群写入吞吐量介于22000~70000(见HBASE-8755)。下图是小米官方给出来的对比测试结果:

104

在新写入模型中,本地缓存写入文件系统以及Sync HDFS都交给了新的独立线程完成,并引入一个Notify线程通知工作线程是否已经Sync成功,采用这种机制消除上述锁竞争,具体如下图所示:

105

1. 上文中提到工作线程在写入WALEdit之后并没有进行Sync,而是等到释放行锁阻塞在syncedTillHere变量上,等待AsyncNotifier线程唤醒。

2. 工作线程将WALEdit写入本地Buffer之后,会生成一个自增变量txid,携带此txid唤醒AsyncWriter线程

3. AsyncWriter线程会取出本地Buffer中的所有WALEdit,写入HDFS。注意该线程会比较传入的txid和已经写入的最大txid(writtenTxid),如果传入的txid小于writteTxid,表示该txid对应的WALEdit已经写入,直接跳过

4. AsyncWriter线程将所有WALEdit写入HDFS之后携带maxTxid唤醒AsyncFlusher线程

5. AsyncFlusher线程将所有写入文件系统的WALEdit统一Sync刷新到磁盘

6. 数据全部落盘之后调用setFlushedTxid方法唤醒AyncNotifier线程

7. AyncNotifier线程会唤醒所有阻塞在变量syncedTillHere的工作线程,工作线程被唤醒之后表示WAL写入完成,后面再执行MVCC结束写事务,推进全局读取点,本次更新才会对用户可见

通过上述过程的梳理可以知道,新写入模型采取了多线程模式独立完成写文件系统、sync磁盘操作,避免了之前多工作线程恶性抢占锁的问题。同时,工作线程在将WALEdit写入本地Buffer之后并没有马上阻塞,而是释放行锁之后阻塞等待WALEdit落盘,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行锁竞争,提高写入性能。

总结

本文首先介绍了HBase的写入流程,之后重点分析了WAL的写入模型以及相关优化。希望借此能够对HBase写入的高性能特性能够理解。后面一篇文章会接着介绍写入到memstore的数据如何真正的落盘,敬请期待!


本文转载自:http://hbasefly.com

原文链接

相关实践学习
云数据库HBase版使用教程
&nbsp;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 HBase 版 面向大数据领域的一站式NoSQL服务,100%兼容开源HBase并深度扩展,支持海量数据下的实时存储、高并发吞吐、轻SQL分析、全文检索、时序时空查询等能力,是风控、推荐、广告、物联网、车联网、Feeds流、数据大屏等场景首选数据库,是为淘宝、支付宝、菜鸟等众多阿里核心业务提供关键支撑的数据库。 了解产品详情:&nbsp;https://cn.aliyun.com/product/hbase &nbsp; ------------------------------------------------------------------------- 阿里云数据库体验:数据库上云实战 开发者云会免费提供一台带自建MySQL的源数据库&nbsp;ECS 实例和一台目标数据库&nbsp;RDS实例。跟着指引,您可以一步步实现将ECS自建数据库迁移到目标数据库RDS。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免费ECS&amp;RDS资源,30分钟完成数据库上云实战!https://developer.aliyun.com/adc/scenario/51eefbd1894e42f6bb9acacadd3f9121?spm=a2c6h.13788135.J_3257954370.9.4ba85f24utseFl
目录
打赏
0
0
0
0
325
分享
相关文章
JSON数据解析实战:从嵌套结构到结构化表格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从杂乱数据中提取精准知识图谱是数据侦探的挑战。本文以Google Scholar为例,解析嵌套JSON数据,提取文献信息并转换为结构化表格,通过Graphviz制作技术关系图谱,揭示文献间的隐秘联系。代码涵盖代理IP、请求头设置、JSON解析及可视化,提供完整实战案例。
193 4
JSON数据解析实战:从嵌套结构到结构化表格
Android调试终极指南:ADB安装+多设备连接+ANR日志抓取全流程解析,覆盖环境变量配置/多设备调试/ANR日志分析全流程,附Win/Mac/Linux三平台解决方案
ADB(Android Debug Bridge)是安卓开发中的重要工具,用于连接电脑与安卓设备,实现文件传输、应用管理、日志抓取等功能。本文介绍了 ADB 的基本概念、安装配置及常用命令。包括:1) 基本命令如 `adb version` 和 `adb devices`;2) 权限操作如 `adb root` 和 `adb shell`;3) APK 操作如安装、卸载应用;4) 文件传输如 `adb push` 和 `adb pull`;5) 日志记录如 `adb logcat`;6) 系统信息获取如屏幕截图和录屏。通过这些功能,用户可高效调试和管理安卓设备。
Bilibili直播信息流:连接方法与数据解析
本文详细介绍了自行实现B站直播WebSocket连接的完整流程。解析了基于WebSocket的应用层协议结构,涵盖认证包构建、心跳机制维护及数据包解析步骤,为开发者定制直播数据监控提供了完整技术方案。
淘宝拍立淘按图搜索API接口系列的应用与数据解析
淘宝拍立淘按图搜索API接口是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平台提供的一项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创新服务。以下是对该接口系列的应用与数据解析的详细分析
【实战解析】smallredbook.item_get_video API:小红书视频数据获取与电商应用指南
本文介绍小红书官方API——`smallredbook.item_get_video`的功能与使用方法。该接口可获取笔记视频详情,包括无水印直链、封面图、时长、文本描述、标签及互动数据等,并支持电商场景分析。调用需提供`key`、`secret`和`num_iid`参数,返回字段涵盖视频链接、标题、标签及用户信息等。同时,文章提供了电商实战技巧,如竞品监控与个性化推荐,并列出合规注意事项及替代方案对比。最后解答了常见问题,如笔记ID获取与视频链接时效性等。
如何高效爬取天猫商品数据?官方API与非官方接口全解析
本文介绍两种天猫商品数据爬取方案:官方API和非官方接口。官方API合法合规,适合企业长期使用,需申请企业资质;非官方接口适合快速验证需求,但需应对反爬机制。详细内容涵盖开发步骤、Python实现示例、反爬策略、数据解析与存储、注意事项及扩展应用场景。推荐工具链包括Playwright、aiohttp、lxml等。如需进一步帮助,请联系作者。
淘宝商品评论API接口系列的应用与数据解析
在电商平台中,用户评论是了解商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的重要数据来源。淘宝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提供了商品评论API接口,帮助开发者获取和分析用户评价数据。本文将介绍淘宝商品评论API接口系列的作用、使用方法,并通过示例展示如何调用API并解析返回的JSON数据。
java使用hbase、hadoop报错举例
java使用hbase、hadoop报错举例
169 4
Hadoop-35 HBase 集群配置和启动 3节点云服务器 集群效果测试 Shell测试
Hadoop-35 HBase 集群配置和启动 3节点云服务器 集群效果测试 Shell测试
146 4
Hadoop-37 HBase集群 JavaAPI 操作3台云服务器 POM 实现增删改查调用操作 列族信息 扫描全表
Hadoop-37 HBase集群 JavaAPI 操作3台云服务器 POM 实现增删改查调用操作 列族信息 扫描全表
74 3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