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启动过程详解

简介:
 如果你对 Linux 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想对其更深层次的东西做进一步探究。这当中就包括系统的启动流程、文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基于动态库和静态库的程序在执行时的异同、协议栈的架构和原理、驱动程序的机制等等。
  其中Linux操作系统启动过程肯定是大家最有兴趣了解的,这里在综合了现有网上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基于2.6.32的内核的CentOS 6.0系统,对Linux的启动流程做了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OK,我们言归正传。对于一台安装了Linux系统的主机来说,当用户按下开机按钮时,一共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如图:
  其中,每个过程都执行了自己该做的初始化部分的事情,有些过程又可分为好几个子过程。接下来,我们就对每个阶段做一个详细分析和讲解。
   一、BIOS自检
  稍有计算机基础的人都应该听过BIOS(Basic Input / Output System),又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可以视为是一个永久地记录在ROM中的一个软件,是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早期的BIOS芯片确实是”只读”的,里面的内容是用一种烧录器写入的,一旦写入就不能更改,除非更换芯片。现在的主机板都使用一种叫Flash EPROM的芯片来存储系统BIOS,里面的内容可通过使用主板厂商提供的擦写程序擦除后重新写入,这样就给用户升级BIOS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BIOS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POST码和Runtime服务。POST阶段完成后它将从存储器中被清除,而Runtime服务会被一直保留,用于目标操作系统的启动。BIOS两个阶段所做的详细 工作如下:
   步骤1:上电自检POST(Power-on self  test),主要负责检测系统外围关键设备(如:CPU、内存、显卡、I/O、键盘鼠标等)是否正常。例如,最常见的是内存松动的情况,BIOS自检阶段会报错,系统就无法启动起来;
   步骤2:步骤1成功后,便会执行一段小程序用来枚举本地设备并对其初始化。这一步主要是根据我们在BIOS中设置的系统启动顺序来搜索用于启动系统的驱动器,如硬盘、光盘、U盘、软盘和网络等。我们以硬盘启动为例,BIOS此时去读取硬盘驱动器的第一个扇区(MBR,512字节),然后执行里面的代码。实际上这里BIOS并不关心启动设备第一个扇区中是什么内容,它只是负责读取该扇区内容、并执行。
  至此,BIOS的任务就完成了,此后将系统启动的控制权移交到MBR部分的代码。
   PS: 在个人电脑中,Linux的启动是从0xFFFF0地址开始的。

  如果你对 Linux 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了解,想对其更深层次的东西做进一步探究。这当中就包括系统的启动流程、文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基于动态库和静态库的程序在执行时的异同、协议栈的架构和原理、驱动程序的机制等等。
  其中Linux操作系统启动过程肯定是大家最有兴趣了解的,这里在综合了现有网上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基于2.6.32的内核的CentOS 6.0系统,对Linux的启动流程做了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OK,我们言归正传。对于一台安装了Linux系统的主机来说,当用户按下开机按钮时,一共要经历以下几个过程,如图:
  其中,每个过程都执行了自己该做的初始化部分的事情,有些过程又可分为好几个子过程。接下来,我们就对每个阶段做一个详细分析和讲解。
   一、BIOS自检
  稍有计算机基础的人都应该听过BIOS(Basic Input / Output System),又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可以视为是一个永久地记录在ROM中的一个软件,是操作系统输入输出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早期的BIOS芯片确实是”只读”的,里面的内容是用一种烧录器写入的,一旦写入就不能更改,除非更换芯片。现在的主机板都使用一种叫Flash EPROM的芯片来存储系统BIOS,里面的内容可通过使用主板厂商提供的擦写程序擦除后重新写入,这样就给用户升级BIOS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BIOS的功能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POST码和Runtime服务。POST阶段完成后它将从存储器中被清除,而Runtime服务会被一直保留,用于目标操作系统的启动。BIOS两个阶段所做的详细 工作如下:
   步骤1:上电自检POST(Power-on self  test),主要负责检测系统外围关键设备(如:CPU、内存、显卡、I/O、键盘鼠标等)是否正常。例如,最常见的是内存松动的情况,BIOS自检阶段会报错,系统就无法启动起来;
   步骤2:步骤1成功后,便会执行一段小程序用来枚举本地设备并对其初始化。这一步主要是根据我们在BIOS中设置的系统启动顺序来搜索用于启动系统的驱动器,如硬盘、光盘、U盘、软盘和网络等。我们以硬盘启动为例,BIOS此时去读取硬盘驱动器的第一个扇区(MBR,512字节),然后执行里面的代码。实际上这里BIOS并不关心启动设备第一个扇区中是什么内容,它只是负责读取该扇区内容、并执行。
  至此,BIOS的任务就完成了,此后将系统启动的控制权移交到MBR部分的代码。
   PS:在个人电脑中,Linux的启动是从0xFFFF0地址开始的。

另外一个概念:initramfs
  initramfs 是在 kernel 2.5中引入的技术,实际上它的含义就是:在内核镜像中附加一个cpio包,这个cpio包中包含了一个小型的文件系统,当内核启动时,内核将这个 cpio包解开,并且将其中包含的文件系统释放到rootfs中,内核中的一部分初始化代码会放到这个文件系统中,作为用户层进程来执行。这样带来的明显的好处是精简了内核的初始化代码,而且使得内核的初始化过程更容易定制。
  疑惑的是:我的内核是2.6.32-71.el6.i686版本,但在我的/boot分区下面却存在的是/boot/initramfs-2.6.32-71.el6.i686.img类型的文件,没搞明白,还望高人解惑。我只知道在2.6内核中支持两种格式的initrd,一种是2.4内核的文件系统镜像image-initrd,一种是cpio格式。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initramfs-2.6.32-71.el6.i686.img里到底放了那些东西。
  在tmp文件夹中解压initrd.img里的内容:
  如果initrd.img文件的格式显示为“initrd.img:ISO 9660 CD-ROM filesystem data”,则可直接输入命令“mount -o loop initrd.img /mnt/test”进行挂载。
  通过上的分析和我们的验证,我们确实得到了这样的结论:
  grub的stage2将initrd加载到内存里,让后将其中的内容释放到内容中,内核便去执行initrd中的init脚本,这时内核将控制权交给了init文件处理。我们简单浏览一下init脚本的内容,发现它也主要是加载各种存储介质相关的设备驱动程序。当所需的驱动程序加载完后,会创建一个根设备,然后将根文件系统rootfs以只读的方式挂载。这一步结束后,释放未使用的内存,转换到真正的根文件系统上面去,同时运行/sbin/init程序,执行系统的1号进程。此后系统的控制权就全权交给/sbin/init进程了。
   四、初始化系统
  经过千辛万苦的跋涉,我们终于接近黎明的曙光了。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了:初始化系统。/sbin/init进程是系统其他所有进程的父进程,当它接管了系统的控制权先之后,它首先会去读取/etc/inittab文件来执行相应的脚本进行系统初始化,如设置键盘、字体,装载模块,设置网络等。主要包括以下工作:
  1. 执行系统初始化脚本(/etc/rc.d/rc.sysinit),对系统进行基本的配置,以读写方式挂载根文件系统及其它文件系统,到此系统算是基本运行起来了,后面需要进行运行级别的确定及相应服务的启动。rc.sysinit所做的事情(不同的Linux发行版,该文件可能有些差异)如下:
  (1)获取网络环境与主机类型。首先会读取网络环境设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获取主机名称与默认网关等网络环境。
  (2)测试与载入内存设备/proc及usb设备/sys。除了/proc外,系统会主动检测是否有usb设备,并主动加载usb驱动,尝试载入usb文件系统。
  (3)决定是否启动SELinux。
  (4)接口设备的检测与即插即用(pnp)参数的测试。
  (5)用户自定义模块的加载。用户可以再”/etc/sysconfig/modules/*.modules”加入自定义的模块,此时会加载到系统中。
  (6)加载核心的相关设置。按”/etc/sysctl.conf”这个文件的设置值配置功能。
  (7)设置系统时间(clock)。
  (8)设置终端的控制台的字形。
  (9)设置raid及LVM等硬盘功能。
  (10)以方式查看检验磁盘文件系统。
  (11)进行磁盘配额quota的转换。
  (12)重新以读取模式载入系统磁盘。
  (13)启动quota功能。
  (14)启动系统随机数设备(产生随机数功能)。
  (15)清楚启动过程中的临时文件。
  (16)将启动信息加载到”/var/log/dmesg”文件中。
  当/etc/rc.d/rc.sysinit执行完后,系统就可以顺利工作了,只是还需要启动系统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这样主机才可以提供相关的网络和主机功能,因此便会执行下面的脚本。
  2. 执行/etc/rc.d/rc脚本。该文件定义了服务启动的顺序是先K后S,而具体的每个运行级别的服务状态是放在/etc/rc.d/rc*.d(*=0~6)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均是指向/etc/init.d下相应文件的符号链接。rc.sysinit通过分析/etc/inittab文件来确定系统的启动级别,然后才去执行/etc/rc.d/rc*.d下的文件。
  /etc/init.d-> /etc/rc.d/init.d
  /etc/rc ->/etc/rc.d/rc
  /etc/rc*.d ->/etc/rc.d/rc*.d
  /etc/rc.local-> /etc/rc.d/rc.local
  /etc/rc.sysinit-> /etc/rc.d/rc.sysinit
  也就是说,/etc目录下的init.d、rc、rc*.d、rc.local和rc.sysinit均是指向/etc/rc.d目录下相应文件和文件夹的符号链接。我们以启动级别3为例来简要说明一下。
  /etc/rc.d/rc3.d目录,该目录下的内容全部都是以 S 或 K 开头的链接文件,都链接到”/etc/rc.d/init.d”目录下的各种shell脚本。S表示的是启动时需要start的服务内容,K表示关机时需要关闭的服务内容。/etc/rc.d/rc*.d中的系统服务会在系统后台启动,如果要对某个运行级别中的服务进行更具体的定制,通过chkconfig命令来操作,或者通过setup、ntsys、system-config-services来进行定制。如果我们需要自己增加启动的内容,可以在init.d目录中增加相关的shell脚本,然后在rc*.d目录中建立链接文件指向该shell脚本。这些shell脚本的启动或结束顺序是由S或K字母后面的数字决定,数字越小的脚本越先执行。例如,/etc/rc.d/rc3.d /S01sysstat就比/etc/rc.d/rc3.d /S99local先执行。   3. 执行用户自定义引导程序/etc/rc.d/rc.local。其实当执行/etc/rc.d/rc3.d/S99local时,它就是在执行/etc/rc.d/rc.local。S99local是指向rc.local的符号链接。就是一般来说,自定义的程序不需要执行上面所说的繁琐的建立shell增加链接文件的步骤,只需要将命令放在rc.local里面就可以了,这个shell脚本就是保留给用户自定义启动内容的。
  4. 完成了系统所有的启动任务后,linux会启动终端或X-Window来等待用户登录。tty1,tty2,tty3…这表示在运行等级1,2,3,4的时候,都会执行”/sbin/mingetty”,而且执行了6个,所以linux会有6个纯文本终端,mingetty就是启动终端的命令。
  除了这6个之外还会执行”/etc/X11/prefdm-nodaemon”这个主要启动X-Window
  至此,系统就启动完毕了。
   PS: 最后附上一张非常完整的系统启动流程图,适合各个水平阶段的读者。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目录
打赏
0
0
0
0
159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在计算机系统的底层架构中,操作系统肩负着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的重任。当我们启动各类应用程序时,其背后复杂的运作机制便悄然展开。程序,作为静态的指令集合,如何在系统中实现动态执行?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Linux进程概念】—— 操作系统中的“生命体”,计算机里的“多线程”
【Linux】冯诺依曼体系与操作系统理解
本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计算机体系的两大核心概念: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与操作系统。冯诺依曼体系作为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架构,通过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协同工作,解决了硬件性能瓶颈问题。操作系统则是连接硬件与用户的桥梁,管理软硬件资源,提供运行环境。文章还详细解析了操作系统的分类、意义及管理方式,并重点阐述了系统调用的作用,为学习Linux系统编程打下坚实基础。适合希望深入了解计算机原理和技术内幕的读者。
67 1
Linux 操作系统
在 Linux 中,UID(用户 ID)是标识用户身份的重要概念。UID 唯一标识每个用户,通过 UID 可区分不同用户类别:UID 0 为超级用户,1-999 为系统用户,1000 及以上为普通用户。因此,正确选项为:UID 标识用户、可区分用户类别、普通用户 UID 大于 1000。
|
2月前
|
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步探索与准备: 1991年初,林纳斯·托瓦兹开始在一台386sx兼容微机上学习minix操作系统。通过学习,他逐渐不能满足于minix系统的现有性能,并开始酝酿开发一个新的免费操作系统。
111 8
Linux 操作系统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OS 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Linux新手小白的福音
OS Copilot 是阿里云推出的一款操作系统智能助手,专为Linux新手设计,支持自然语言问答、辅助命令执行和系统运维调优等功能。通过简单的命令行操作,用户可以快速获取所需信息并执行任务,极大提升了Linux系统的使用效率。安装步骤简单,只需在阿里云服务器上运行几条命令即可完成部署。使用过程中,OS Copilot不仅能帮助查找命令,还能处理文件和复杂场景,显著节省了查找资料的时间。体验中发现,部分输出格式和偶尔出现的英文提示有待优化,但整体非常实用,特别适合Linux初学者。
267 10
Linux系统查看操作系统版本信息、CPU信息、模块信息
在Linux系统中,常用命令可帮助用户查看操作系统版本、CPU信息和模块信息
314 23
OS 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Linux新手小白的福音
OS Copilot是由阿里云推出的操作系统智能助手,专为Linux新手设计,支持自然语言问答、辅助命令执行等功能,极大提升了Linux系统的使用效率。用户只需通过简单的命令或自然语言描述问题,OS Copilot即可快速提供解决方案并执行相应操作。例如,查询磁盘使用量等常见任务变得轻松快捷。此外,它还支持从文件读取复杂任务定义,进一步简化了操作流程。虽然在某些模式下可能存在小问题,但总体上大大节省了学习和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92 2
OS Copilot-操作系统智能助手-Linux新手小白的福音
os-copilot在Alibaba Cloud Linux镜像下的安装与功能测试
我顺利使用了OS Copilot的 -t -f 功能,我的疑惑是在换行的时候就直接进行提问了,每次只能写一个问题,没法连续换行更有逻辑的输入问题。 我认为 -t 管道 功能有用 ,能解决环境问题的连续性操作。 我认为 -f 管道 功能有用 ,可以单独创建可连续性提问的task问题。 我认为 | 对文件直接理解在新的服务器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还有建议 可以在非 co 的环境下也能进行连续性的提问。
107 7
深入解析操作系统控制台:阿里云Alibaba Cloud Linux(Alinux)的运维利器
本文将详细介绍阿里云的Alibaba Cloud Linux操作系统控制台的功能和优势。
156 6
云上体验最佳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 Alibaba Cloud Linux | 飞天技术沙龙-CentOS 迁移替换专场
本次方案的主题是云上体验最佳的服务器操作系统 - Alibaba Cloud Linux ,从 Alibaba Cloud Linux 的产生背景、产品优势以及云上用户使用它享受的技术红利等方面详细进行了介绍。同时,通过国内某社交平台、某快递企业、某手机客户大数据业务 3 大案例,成功助力客户实现弹性扩容能力提升、性能提升、降本增效。 1. 背景介绍 2. 产品介绍 3. 案例分享
下一篇
oss创建bucket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