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云计算时代 数据中心经典案例赏析》——第 1 章 ACT公司

简介: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大数据云计算时代 数据中心经典案例赏析》一书中的第1章,作者: 【美】Douglas Alger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第 1 章 ACT公司

基本信息


<a href=https://yqfile.alicdn.com/4ce63b4fbfc07eadc3ed401a8ed80fea09f0265a.png" >

背景
雇用测试机构来实现最高级别的数据中心。


b784592aa6b888a6ea40152a33a019a235a6166a

ACT公司是一家非盈利机构,它最引以为荣的是以其公司名称命名的大学入学考试。另外,ACT公司位于美国爱荷华市总部的数据中心赢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第一名。这是美国第一个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的数据中心,也是爱荷华市第一个荣获此殊荣的建筑。

该公司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绩,是因为其数据中心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或可回收的材料,包括山杨纤维天花板、软木地板、棉绝缘墙,甚至二手的高架地板系统。

额外的得分来自服务器环境的冷却方式。该中心采用的地热场由垂直钻孔和装有冷却剂的闭环地下管道系统组成,系统利用地下较低的温度进行热交换。同时,还使用地上干式冷却器,作为地热解决方案的冗余措施。这样,当外部温度足够低时,就可以用外部空气协助冷却数据中心。

除了绿色特性之外,ACT数据中心的设计还可以抵御时速高达250mph(402.3km/h)的龙卷风以及大风吹来的冲击物,并能够与5英里(8km)之外的第二个数据中心协同运作。

Central Services的副总裁助理Tom Struve和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副总裁Lon Andersen一起探讨如何优化他们的工具,并研究了项目的一些细节,以让他们的数据中心超越预期效果。

访谈
此数据中心在ACT中发挥什么作用?
Tom:我们认识到,需要建立第二个数据中心,确保为ACT公司和客户提供不间断的技术服务。这在系统冗余和弹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所有机构一样,技术是ACT的一个巨大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其他现代机构一样,我们必须拥有扎实稳定的基础设施,才能够不间断地对内部和外部提供这些服务。

Lon:最初的思考过程是,由于通过技术进行交付对ACT至关重要,因此ACT及其董事会真正认识到我们在灾难恢复的设备与方法需要有重大举措。因此,我认为沿着这一主题进行下去,您会看到行业趋势已偏离传统的灾难恢复,我们现在的计划是从“我已经将数据放在某处,如何构建其他服务器,如何恢复”转移到主动/主动场景。根据Tom的观点,即使一个领先的数据中心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问题,但服务不会终止。

因此,从它们在哪里的概念到我们在哪里的概念上讲,跨越两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就是如何让主动/主动模式变成在不同的地点之间共享工作负载。

虽然您知道这应该是主动/主动方式下运营的数据中心组合的一部分,但这对设计有何影响?
Tom:当我们将对这一工作的愿景和计划汇集在一起时,早期的决策之一在于我们是否要利用传统的灾难恢复方法确定地点位置?从灾难恢复的角度讲,我们要采用哪种做法?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考察了传统做法的替代方案,考虑了成本方面的因素。简单地说,考虑到各方面因素,我们认为对我们来说最佳的整体模型是建立一个主动/主动模式,并且让两个数据中心相距5英里(8km)。一些从事灾难恢复的人对此不以为然:“伙计,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应该是25英里(40.2km),并且应该位于不同区域,以避免地震和电网问题等。”问题是您愿意分开多远?

LEED认证

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LEED)是绿色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的一套评级系统。根据六类评价指标:可持续场地、节水、能源和大气、材料和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创新和设计,建筑可以获得认证级、白银级、黄金级和白金级四个级别认证。
我们的选择是,在同一城市的两个独立建筑中建设数据中心。其中一个驱动因素是我们能与爱荷华市政府协商,在两个地点之间安装我们自己的光纤。然后开始进入实际运作,一切从了解全局开始,从运营和灾难恢复的角度综合考虑,通过暗光纤进行传输。

另外,很明显的是,要实现主动/主动配置,不一定必须要去外地、中断工作、随身携带数据,然后将通信重新路由到它。所有操作都是无缝的。如果从灾难恢复的角度考虑,让员工在不同的地点之间来回折腾是相当繁重的任务,这是一个方面。从日常运营角度来看,我们确实可以在距离爱荷华市25英里(40.2km)的位置建立数据中心。但是,仅仅日常运营就会给Lon的人员带来巨大影响。我们不是一家大型全球性企业,没有成百上千的IT人员可用。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并且从IT和成本的角度来看,直接光纤连接的成本非常高。即使带宽成本正在下降,但需要的带宽通信成本仍然非常高。

Lon:从技术角度看,突破了暗光纤的限制之后,就会出现大量的可能性。实际上,当我浏览不同高管对未来技术的报告(IBM正好有这样一份报告,报告围绕其存储技术展开,并开始讨论复制技术)时,发现他们总是要备份、停止、重新梳理他们的思维过程,因为他们还不适应拥有此类暗光纤和带宽的公司。

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数据中心,机器都放置在同一层。对工程师来说,从开始构想到设计出具体的方案,并将各方面因素整合在一起,将变得更简单。


<a href=https://yqfile.alicdn.com/80edf9f5b847c9765030404a0bf4af6eae8d445c.png" >

在项目开始时你们有哪些设计参数?
Tom:在设定项目目标时,我们决定要达到Tier III标准。但是,我们还提到这里会刮龙卷风,因此还要接受龙卷风考验。工程师迅速指出FEMA使用的术语是“近乎绝对的保护”。

在我们这里,地震带不是问题。从地理位置和隔离的角度看,在发电区之外,龙卷风真的可能是我们最大的风险或最大的风险之一。因此,我们要设计成“近乎绝对的龙卷风保护”,以降低此风险。

此数据中心达到哪一级,又与哪一级的数据中心配对?
Tom:此数据中心的等级是Tier III,另一个数据中心的等级是Tier I。

假设在此数据中心上线之前,Tier I站点是您的主要数据中心。从冗余角度看,这在数据中心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Tom:是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ACT已经从外包发展到可以极为迅速地处理自己的大量数据。从整体上看,我们的技术基础设施有一个大型项目,一切都要升级,而这个项目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而已。

看起来你们进行了大规模操作。你们是美国首个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的数据中心,也是爱荷华州首个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的建筑。在设计房间时,你们显然没有遵循常规。你们从外包发展到Tier I、Tier III,最后到LEED白金级认证。是什么让你们决定要建设符合这些标准的数据中心呢?
Tom: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Tier III。说起来简单,但考虑到我们的总体构想、我们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看法,我们必须拥有灵活的基础架构,而这个项目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做前期设计之类的初始工作时,LEED方面的内容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流程是:我们有一个董事会。我们需要确保董事会批准此类性质的项目,因此我必须至少整理出一个基本大纲,估算出一个预算数字,并在我们认真对待这个项目之前获得董事会的批准。组建团队之后,我们决定进行项目设计/构建,如果项目被批准,就采用这一模型。

我们当然知道LEED。项目的架构师/工程师有LEED背景,我们一起讨论过它。坦白地讲,在初始阶段我们说过:“数据中心和LEED无因果关系,不一定要按照LEED来做。”我们确实认识到并思考过我们应该遵循此类设计框架,但当时我们并没有建立这样高等级的LEED目标。

我们有一个非常积极进取的董事会,将方案提交给董事会之后,他们说:“LEED,太好了!如果我们必须这样做,则应该设定一个远大的目标,让此项目获得高等级的LEED认证。”得到董事会的认可是件大好事,方便我们开始此项目。另一方面,我们和团队一起坐下来:“兄弟们……他们已经为我们设定了目标。”

您谈到了项目的一个挑战。首先,让董事会感到震惊,实现他们以为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回到董事会批准此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四个获得LEED白银级认证的数据中心,但实际上大多数都位于更大的建筑内,与一个数据中心项目相比,这样可以更轻松地获得LEED认证,至少当时我们是这样想的。

这个目标让我们真正行动起来。我们很快就超越了这一目标,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激励。幸运的是,团队中的每个人都认为“这还没完,这是一个挑战”。这个项目从此就这样开始了。

对建筑行业(超出了数据中心行业)的一般看法是,构建绿色建筑比构建常规建筑更贵。此项目的情况是否如此?
Tom:实际上我们的情况不是这样。谈到这点,我们的想法是创建一个非常实用的数据中心项目。我们制定了一个节俭的预算,并将此预算作为设计要素的整体指导基础。

实例增加了LEED框架中项目的成本,每个实例都为项目增加了价值。这是否增加了成本呢?是的,确实增加了成本,但并不明显。此外,这些成本还让我们获得了白金级认证。

此建筑的哪些功能帮助你们获得了LEED白金级认证?
Tom:实际上主要归功于我们对细节的关注。一方面,当您走进建筑时,会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您会认为“这是一些特殊的建筑”。而在某些方面,它的美就在于它是个数据中心。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达到Tier III标准,它必须是稳固的。我们采用的思路是:从IT运营角度看,它是一个可持续设计。但是,我们还在LEED的环境可持续设计和构建过程中进行了设计。

回答您的问题,真正让我们脱疑而出的一件事是,在数据中心内采用了地热。以前不仅没在数据中心项目中采用过地热,甚至没人考虑过地热是否可以在数据中心项目中使用。因为我们都知道,数据中心要不断地排热,地热场很快就会饱和,从而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地热通常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我必须赞扬我们的团队成员和KJWW工程公司,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热和其他创新技术的想法。在接受董事会审查之前,我们已经确定地热是我们有兴趣尝试的东西,而KJWW也一直在寻找在数据中心内应用地热的机会。关于如何让地热发挥作用,他们有一些想法。这可能是我们的特色之一。

其他特点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例如,在新数据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材料。这个要求有点像“你们到底要怎么做呢?”,并且你们还想实现Tier III级别。

对我来说,浏览此清单时的感觉就像是“哦,原来是这样的”,因此,我们回收利用了前一个项目的地板系统。将使用可再生材料作为要求时,接下来就是如何才能在数据中心项目中使用它们了?我们使用了山杨纤维天花板,并用软木地板和保温棉代替了玻璃纤维。还有其他类似的情况。但是,当您走进建筑时,您并不会看到这些东西,因为您不会注意到它们。“嗯,这是天花板;那是高架地板系统,看起来和别的数据中心完全一样。”没错,确实如此。但是,如果您深挖细节,就会询问“这些材料是从哪里弄来的啊”!

我们面临的其他一些挑战或机遇有:LEED框架要求用日光提供员工办公区的照明。而我们这里是一个数据中心项目,需要能够抵抗龙卷风,并要求考虑所有常规安全问题以及所有此类事情。因此,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挑战。结果还是一样,走进建筑时,您不会注意到在建筑物的外壳上有一个幕墙,但是我们确实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内部容器,这实际上是此建筑物抵御龙卷风的部位。

在我们设计采用抗龙卷风玻璃时,至少在当时还是没有的——我确信可能有防弹材料,但我们的预算有限,因此采用了这一设计,这并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设计解决方案。

关于这点我要说,如果您建的不是LEED建筑,那么用水泥外墙就足够了。为了这个幕墙,我们为项目额外投入了一些资金,不是很多。但是,这点投入确实增加了价值。当您走进建筑、员工的实验室和会议区域时,有阳光从窗户照进来,并且能够从窗户看到外面的风景。这些元素都是设计的一部分。

在场地等方面,我们修复了不可灌溉的天然覆盖草皮等。您会觉得它们看起来很怪、非常特殊吗?真的不会。

细节决定一切,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总体构想。对我们来说,必须实现这一双重目标。


0f9906128f898fd76aae2c855e8faf5cbe5e5292

地热系统的哪些设计使其能够在数据中心中高效地使用?
Tom:这可能取决于两件事。一是我们使用了干式冷却器,二是冬季的免费制冷让大量冷空气循环起来抗热。我们采取了一定比例,并通过地热场的循环实现更新。这是最重要的。

然后,钻孔之间的距离不同,可以容纳更多热量,持续的时间更长,从而可以避免我们在运营时热量的饱和。

同其他许多情况一样,看到答案后,事情就显得非常简单。许多时候,简单而优雅的解决方案通常是最好的,而且确实有效。

一些数据中心运营人员喜欢将他们数据中心保持得非常冷。另外一些人则使用空气节能技术,采用更暖和的设置,以取得最大收益。使用地热制冷和干式冷却器时,你们的数据中心硬件保持在什么温度?
Tom:我们的温度在72华氏度(22.2℃),湿度在50%。

我们目前没这样做(采用更高温度)。我们认识到,有一些类似的额外优化和措施,可以轻松地将它们落实到位,我们还没有到需要它们的时候。我们会对温度进行抽查,但我们并没有必不可少的机架传感器及此类设备。

你们显然希望这个数据中心在LEED评级中得到好分数,也希望这套系统的设计元素对于LEED的得分点有针对性。虽然数据中心行业对LEED的接纳要超过其他任何环保建筑评价系统,但在一些得分点上,比如日光照明、提供沐浴设备和提供自行车存储柜等,并不能真正反映绿色数据中心的实际情况。您认为必须在赢得更高LEED分数和良好的数据中心设计之间的哪些方面做出取舍?
Tom:在数据中心或Tier III之间进行取舍或权衡?不,我们不需要。当然我们面临大量的选择和决定,必须关注其中的平衡。我们希望保留绿色框架,同时又不能忽略Tier III。

例如,LEED建筑通常会有一个绿色的屋顶。我们讨论过这个屋顶,而且本来也应该这样做。要真正实现一个出色的可持续的绿色屋顶,我们认为需要在屋顶和一些不同的建筑结构之间取得平衡。我们考察了各种选项,发现不必采用能源之星的屋顶系统,也能保持在LEED的精神和框架之内。就抗龙卷风结构而言,我们有一个常规的屋顶,在屋顶上覆盖了两英寸(大约5cm)的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板上又加了单层膜,这样它也达到了能源之星评级的标准。

就像您所说的,我们确实提供了淋浴设施,以及其他类似的各种设施。这些设施并没有牺牲整个建筑的功能。

Doug,这个问题很好,它切中要害。正如您知道的那样,LEED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据我所知,他们已经在制定数据中心的标准。我个人认为这很有意义。

当然,在那个时间点上采用LEED框架并且在数据中心中应用它确实是相当大的挑战。我想随着此框架的发展,它会变得更好。我不知道那个时候您是不是会说使用这个框架更简单。这很有趣,不出几年时间就可以看到。

在做这件事时,从所有可用和通过验证的材料来看,所有不同来源的建筑材料(从钢材料到混凝土材料以及所有类似的材料)都有可循环利用的内容。不说多年以后,仅说今天,采用这些材料的难度就超出了我的想象。重点是,一方面我认为这个框架会不断发展,变得更具体(我认为它需要变得更具体)。与此同时,从数据中心的角度看,这个框架会变得更加严格。另一方面,现在出现了很多可供使用的材料和技术。

在重新利用的物品中,您提到了地板系统。你们是重新利用了其他建筑的旧系统,还是外购了一套高架地板系统?
Tom:我们是外购的。

你们在哪里找到这样一套适合数据中心使用的二手高架地板系统?
Tom: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不久,在公开市场上还有许多材料,因此有渠道可以买到旧家具、旧的高架地板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我们的做法是,指定新的表面材料并在旧家具上使用这些新的表面材料。因此,从外观上看,地板材料是新的。它看起来是新的,但主体并不是表面上这些,而是地砖的实际结构部分。


eda990079cc226a31e68c5345f36909b5f86b485

你们的结构化布线通过高架通道,电力和冷却系统在高架地板下。此特殊布置的驱动因素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设计已不再使用高架地板。
Tom:我们确实考虑过其他一些思路。但是,全方位考虑之后,我们仍然觉得这种设计最适合我们。谈到我们学到的经验教训,其中之一就是全面地研究现有的各种最佳做法,对于它们是什么、在哪里使用最合适、在哪里可能需要重新设计等问题拥有良好的理解和自己的判断。其中有一些东西,既符合我们的口味,也最能满足我们当前和长远的需求。

我参观过一些没有高架地板系统的数据中心,我们认为,从制冷效率值和成本的角度看,带有回风静压箱的高架地板系统的成本价值和成本效率最优。

对我来说,可能是我的一个误解,在我们参观和了解的数据中心中,不带高架地板系统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它们确实能够很好地实现制冷和建筑的布线,但我却认为这样做实际上是很大的妥协,毕竟从整体上讲,它并没有将各方面的最优价值通盘考虑在内。

为了让建筑能够抵御龙卷风,你们做了什么?
Tom:我们真的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当然包括墙体的设计和屋顶的设计。门也需要(以某种方式)设计。它们确实有针对龙卷风的认证评分标准和FEMA合规要求等。因此,正如我们所谈到的,仅看实际方面,所有这些要素并不一定要达到抗龙卷风的级别,但是,确保建筑持续运营与保持建筑屹立不倒又有不同。在这一方面,从HVAC(采暖、通风、空调)的角度看,尤其是这个建筑既有抗龙卷风的结构,又有我们刚刚谈到窗户等其他部分,HVAC系统必须分为两个高压容器,这样当龙卷风真的来袭时,数据中心部分能得到保护。我们通过自动控制和传感器来实现这一点,或者是,如果我们位于警示区则可以远程实现这一点,或者在数据中心时将它置于此模式下。

然后,我们将发电机安置在建筑物内部。这样做的唯一理由是,在发生龙卷风之类的事故时能够保护发电机。从防止破坏的角度讲,这样做也很好,但确实是为了防止龙卷风之类的事故才这样做的。此外,当龙卷风来袭时,建筑物可能会屹立不倒,但建筑物的电力供给很有可能会中断,所以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发电机来保持运作,因此将发电机安装在建筑物内。于是您就会遇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您需要给发电机所在的空间提供大量空气,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制冷和发电本身的空气消耗。此外,在空气的进出口上,还会有结构性的屏障。描述它的最好方式是:一排钢管将抵御龙卷风或其他任何东西渗透进来破坏发电机。


<a href=https://yqfile.alicdn.com/d44b6fd711c6212d09de3bb275556507c60bf3bf.png" >

项目期间,最大的挑战或意外是什么?
Tom:花些时间把工作拆分开是很好的。工作时要全身心地投入。从某些方面讲,根本没什么重大挑战。实际就是将整个工作进行拆分,然后找出解决方案,对照LEED框架,确定我们可以采用的解决方案。

让我们惊喜的是,最终在LEED设计和实现Tier III标准之间产生的协同效应。例如,地热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协同效应,它具备能效等方面的好处。在我们的本地气候中,地热场在夏季时能效最佳。然后我们又用了干式冷却器,放在HVAC天井内,提供“免费制冷”。它需要的是正常运行的泵,在冬季我们将它们作为主要的排热源。此外,作为Tier III标准的一部分,在数据中心内您还拥有N+1的CRAC(机房空调)冗余单元,当然我们在系统的其他方面也希望拥有冗余和保护。

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我,当我走进这些数据中心时,所有冷凝装置都在外面,要么在屋顶,要么在天井,或者其他什么地方,这样做面临着龙卷风、人为破坏或者甚至某天有辆车冲进去等潜在风险。我一直认为,很多时候这些风险并没有真正得到适当的解决。有时,它们被放在建筑物内,于是您就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可以克服这个挑战,只要给它们提供足够的空气供它们运行即可。

而采用地热的话,一切都在地下,泵也都在能够抵御龙卷风的容器内。我们认为,在发生龙卷风灾难时最坏的情况是我们会损失一些外部的冷凝装置,但地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不会受到影响。相反,如果地热发生了一些问题(比如某处循环发生了泄漏或者其他问题),则必须予以解决。如果您需要隔离这部分,也没有问题,我们只需要转到另一边就可以了。因此,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协同效应。

LEED和Tier III都有能效方面的要求,但若将两者合在一起,从季节能效和数据中心运营弹性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二者的配合绝对是天衣无缝。

根据您的观点,帮助你们通过LEED白金级认证的地热系统以及其他设计元素是通用解决方案吗?这些元素是现在建设数据中心时应该做到的,还是其中一些元素仅特定于你们要实现的目标和数据中心所在的位置?
Tom:我认为地热以及地热与干式冷却器的组合绝对是与气候密切相关的一种解决方案。如果您的数据中心建在得克萨斯州,那么这个模式就不适合。如果在一定的海拔之上,则适合。采用这种做法有一些必要的条件。

此设计的其他内容具备普遍的适用性和适应性。

如果让您重新设计此数据中心,会有哪些不同的做法?
Tom:迄今为止,还没有想到任何不同的做法,这相当让人惊讶。

Lon:还没有提到的一件事是,在我们开始建设和思考之前,就考虑到了此项目的扩展性。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容量超出我们的需求,则我们可以按照之前的规划进行扩展。我并不能保证所有建筑在这方面都做得很好。

Tom:对于它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时间会证明一切。在我看来,我们未来的路线图是:在园区内建立类似的Tier III建筑,代替Tier I数据中心,将在一幢办公楼内建立此建筑。

对于其他从事数据中心项目的人,你们有什么建议?
Lon:在我刚进入这个领域时,我认为那个时候技术工程师并没有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性。因此,服务器虚拟化的概念、数据中心内部冷热通道的概念、可能还有我们的备份方式、我们可以在哪些工作上应用这些概念,以及这件事整体是什么情况都要认真考虑。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认为最大的事情是设计或思考的过程需要与时俱进,随着建筑的建设而发展。

关于数据中心中虚拟化的数量,你们是否有一个目标等级?
Lon: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目标等级。我可以告诉您,目标是今年(将物理服务器的数量)减少50%,未来还会进一步减少。预计会从450台物理服务器减少到200台左右。

与大多数目标等级一样,这个减少会达到一定的利用率百分比和饱和度,既要提供可靠的核心服务,又要将相当数量的服务合并到具体的设备上。


ffb7cc3f58787066e6437e9cd09b7e00fb32f8c2

你们有哪些数据中心项目策略可以推荐?
Tom: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但您最好明确地知道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并坚持这一目标。我经常说的另一件事是,要实现目标,必须组建一个合适的团队。众所周知,只有人们真正参与进来,成为一个团队,项目才有可能成功。了解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然后选择恰当的团队成员,将正确的经验和正确的思维带到项目中来,这至关重要。

我还认为团队成员至少要对这个项目有兴趣,会积极应对非常困难的任务。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富有创意。

然后就是细节,与此同时,要清晰地了解整体目标和前景。当然,从LEED白金级认证的角度讲,它仅关注细节。就像我之前所说的那样,对最佳做法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决定哪些方面可以采用现成做法和哪些方面需要自主创新方面游刃有余。

此外,关于此项目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是业主的决策,毕竟这是业主的项目。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密切参与。如果您认为只要花钱请一堆顾问,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的需求。我要得到LEED白金级认证,我想达到某个级别以及类似的东西。”这种做法绝对不会奏效。如果您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那么不仅项目的总体情况不会让您满意,它的各个方面也不会达到您的要求。对于项目的主旨,您必须心中有数,作为业主,您需要为所有非传统做法的风险承担全部责任。在这样做的时候,业主就通过制定这些决策确定了项目的基调。

如果您陷入出现问题之后互相推诿责任的情况,那么每个人都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此只会因循守旧,采用安全的、经过验证的、真正的最佳做法。我个人的偏见是:不应该由业委会制定决策,需要将制定这些决策的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个人。

我们会一直推动这项工作,而且采用LEED白金级认证框架的一整套做法。由于我们处于某些未知领域,因此我们会把工作拿出来讨论、审核,然后做出决定。我知道有些时候他们会说“您不再想一想吗?”,但我们已经做过全面的调查,需要了解的全部信息都在那里,那就沿着这个方向前进吧。我们需要推动这项工作。很有可能您整天都会陷入类似的一些琐事中,因此您必须有决心站起来、做出决策、继续前进。

毕竟这是业主的项目。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并密切参与。如果您认为只要花钱请一堆顾问,对他们说:“这就是我的需求。我要得到LEED白金级认证,我想达到某个级别及类似的东西”。这种做法绝对不会奏效。如果您没有亲身参与其中,那么不仅项目的总体情况不会让您满意,它的各个方面也不会达到您的要求。
您认为这个项目的哪个决策最艰难,或者您认为从事类似项目的人在哪里会遇到最大困难?
Tom:从LEED认证和日常运营的角度来看,项目非常成功(项目运行得非常棒),因此回过头来看,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非常困难的决策。当然,交付地热设计时它们并未得到证实。其他决策不过是评估各种选项的利弊,理解双重目标并朝着目标前进而已。

从实现团队能动性的角度讲,真正起作用的团队动力是让大家抛开自我,更加积极地参与并设置基调。大家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处理所有这些不同的选择时,您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人都参与进来了。所有人都相互配合朝着共同的远景前进,真正做到了开放和富有创意,而且大家都愿意坐下来倾听他人的意见,思考不同的做法,然后讨论机械、控制和电气等各方面如何配合完成这些工作。当我们在工作中采用灵活的模块化方法时效果很好。

对于我们的做法,我很满意。这要求采用跨学科的做法。我认为有的时候,您确实应强势一些:您将人招进来,他们就必须这样做。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 href=https://yqfile.alicdn.com/6ad153d1de51e0a300481e457077d7b86b83908e.png" >
相关实践学习
简单用户画像分析
本场景主要介绍基于海量日志数据进行简单用户画像分析为背景,如何通过使用DataWorks完成数据采集 、加工数据、配置数据质量监控和数据可视化展现等任务。
SaaS 模式云数据仓库必修课
本课程由阿里云开发者社区和阿里云大数据团队共同出品,是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课程。本课程由阿里云资深产品和技术专家们从概念到方法,从场景到实践,体系化的将阿里巴巴飞天大数据平台10多年的经过验证的方法与实践深入浅出的讲给开发者们。帮助大数据开发者快速了解并掌握SaaS模式的云原生的数据仓库,助力开发者学习了解先进的技术栈,并能在实际业务中敏捷的进行大数据分析,赋能企业业务。 通过本课程可以了解SaaS模式云原生数据仓库领导者MaxCompute核心功能及典型适用场景,可应用MaxCompute实现数仓搭建,快速进行大数据分析。适合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 大量数据需要处理、存储和管理,需要搭建数据仓库?学它! 没有足够人员和经验来运维大数据平台,不想自建IDC买机器,需要免运维的大数据平台?会SQL就等于会大数据?学它! 想知道大数据用得对不对,想用更少的钱得到持续演进的数仓能力?获得极致弹性的计算资源和更好的性能,以及持续保护数据安全的生产环境?学它! 想要获得灵活的分析能力,快速洞察数据规律特征?想要兼得数据湖的灵活性与数据仓库的成长性?学它! 出品人:阿里云大数据产品及研发团队专家 产品 MaxCompute 官网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odps&nbsp;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存储 监控 API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企业服务—Vika:目标是取代办公场景下的Excel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企业服务—Vika:目标是取代办公场景下的Excel
|
12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安全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智能制造—工源三仟:AI+X-Ray技术方案解决产品内部缺陷检测难题
【年终特辑】看见科技创新力量 洞见时代创业精神—智能制造—工源三仟:AI+X-Ray技术方案解决产品内部缺陷检测难题
119 0
|
传感器 算法 安全
大咖说|《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如何看待未来商业的管理趋势?
我们的商业已经变成了群雄争霸、百花齐放的状态,抛开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一位优秀的CEO不只是带领着自己的企业走向胜利,而是应该走向可持续的胜利。
150 0
大咖说|《商业评论》主编颜杰华:如何看待未来商业的管理趋势?
|
安全 搜索推荐 网络安全
创业公司COO:用宜搭落地管理思想,打破数据壁垒|《102个开发者故事》第五期
本期《102个开发者故事》带你走近一位技术型创业公司COO:汪利辉,了解他对企业管理和低代码技术的看法,以及如何通过钉钉宜搭落地管理思想、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打破数据壁垒的故事。
715 0
创业公司COO:用宜搭落地管理思想,打破数据壁垒|《102个开发者故事》第五期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友盟+CEO朋新宇:DI进化,是选择更是态度
友盟+CEO朋新宇:DI进化,是选择更是态度
209 0
友盟+CEO朋新宇:DI进化,是选择更是态度
马云再次提到教育相关话题; 果冻有家:租房场景中的共享社交融合
马云再次提到教育相关话题; 果冻有家:租房场景中的共享社交融合
352 0
|
区块链 物联网 人工智能
阿里巴巴选出年度十佳公益项目,统统都是暖科技,区块链、IoT、AI都用上,阿里工程师把公益秀出新高度
10个项目无一例外都与科技相关,印证了阿里“公益心态、商业手法、技术力量”的独特公益理念。
1566 0
眼球网站经济学之我见——在网站上建立现代的经济体系,互联网营销
  请大家原谅我一下子发这么多文章,因为我真的是很难的有时间这么畅快的写一些东西出来了。对于挤出其他人的文章,我已经有很深的愧疚感了,真诚致歉。如果真有人觉得在这段时间内发文章不划算,可能导致自己文章被很快的刷掉,那么我建议你可以把你的文章存两天再发出来。
948 0
|
测试技术 程序员 项目管理
艾伟也谈项目管理,产品不要被技术绑架的十大注意事项
  “不可能的;有难度的;你懂不懂技术的;这个功能要放在二期才能做;要做可以但需要时间;把那个项目停掉我就给你做……”,如果经常听到技术这样说,那你的产品很有可能已经被技术绑架了,接下来你想再多的功能,只要技术说不可以那就没戏。
109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