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网络编程 卷2:进程间通信(第2版)》——1.2 进程、线程与信息共享

简介: 虽然Unix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已使用了很久,一个给定进程内多个线程(thread)的概念却相对较新。Posix.1线程标准(称为“Pthreads”)是于1995年通过的。从IPC角度看来,一个给定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同样的全局变量(也就是说共享内存区的概念对这种模型来说是内在的)。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UNIX网络编程 卷2:进程间通信(第2版)》一书中的第1章,第1.2节,作者:【美】W. Richard Stevens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2 进程、线程与信息共享

按照传统的Unix编程模型,我们在一个系统上运行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有各自的地址空间。Unix进程间的信息共享可以有多种方式。图1-1对此作了总结。

screenshot

(1)左边的两个进程共享存留于文件系统中某个文件上的某些信息。为访问这些信息,每个进程都得穿越内核(例如read、write、lseek等)。当一个文件有待更新时,某种形式的同步是必要的,这样既可保护多个写入者,防止相互串扰,也可保护一个或多个读出者,防止写入者的干扰。

(2)中间的两个进程共享驻留于内核中的某些信息。管道是这种共享类型的一个例子,System V消息队列和System V信号量也是。现在访问共享信息的每次操作涉及对内核的一次系统调用。

(3)右边的两个进程有一个双方都能访问的共享内存区。每个进程一旦设置好该共享内存区,就能根本不涉及内核而访问其中的数据。共享该内存区的进程需要某种形式的同步。

注意没有任何东西限制任何IPC技术只能使用两个进程。我们讲述的技术适用于任意数目的进程。在图1-1中只展示两个进程是为了简单起见。

线程

虽然Unix系统中进程的概念已使用了很久,一个给定进程内多个线程(thread)的概念却相对较新。Posix.1线程标准(称为“Pthreads”)是于1995年通过的。从IPC角度看来,一个给定进程内的所有线程共享同样的全局变量(也就是说共享内存区的概念对这种模型来说是内在的)。然而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各个线程间对全局数据的同步访问。同步尽管不是一种明确的IPC形式,但它确实伴随许多形式的IPC使用,以控制对某些共享数据的访问。

本书中我们讲述进程间的IPC和线程间的IPC。我们假设有一个线程环境,并作类似如下形式的陈述:“如果管道为空,调用线程就阻塞在它的read调用上,直到某个线程往该管道写入数据。”要是你的系统不支持线程,那你可以将该句子中的“线程”替换成“进程”,从而提供“阻塞在对空管道的read调用上”的经典Unix定义。然而在支持线程的系统上,只有对空管道调用read的那个线程阻塞,同一进程中的其余线程才可以继续执行。向该空管道写数据的工作既可以由同一进程中的另一个线程去做,也可以由另一个进程中的某个线程去做。

相关文章
Java网络编程,多线程,IO流综合小项目一一ChatBoxes
**项目介绍**:本项目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C/S架构控制台聊天室,支持局域网内多客户端同时聊天。用户需注册并登录,用户名唯一,密码格式为字母开头加纯数字。登录后可实时聊天,服务端负责验证用户信息并转发消息。 **项目亮点**: - **C/S架构**:客户端与服务端通过TCP连接通信。 - **多线程**:采用多线程处理多个客户端的并发请求,确保实时交互。 - **IO流**:使用BufferedReader和BufferedWriter进行数据传输,确保高效稳定的通信。 - **线程安全**:通过同步代码块和锁机制保证共享数据的安全性。
101 23
面对海量网络请求,Tomcat线程池如何进行扩展?
【10月更文挑战第4天】本文详细探讨了Tomcat线程池相较于标准Java实用工具包(JUC)线程池的关键改进。首先,Tomcat线程池在启动时即预先创建全部核心线程,以应对启动初期的高并发请求。其次,通过重写阻塞队列的入队逻辑,Tomcat能够在任务数超过当前线程数但未达最大线程数时,及时创建非核心线程,而非等到队列满才行动。此外,Tomcat还引入了在拒绝策略触发后重新尝试入队的机制,以提高吞吐量。这些优化使得Tomcat线程池更适应IO密集型任务,有效提升了性能。
面对海量网络请求,Tomcat线程池如何进行扩展?
|
7月前
|
【网络】高并发场景处理:线程池和IO多路复用
【网络】高并发场景处理:线程池和IO多路复用
179 2
C语言 网络编程(十三)并发的TCP服务端-以进程完成功能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多进程并发服务端和客户端程序。服务端通过创建子进程来处理多个客户端连接,解决了粘包问题,并支持不定长数据传输。客户端则循环发送数据并接收服务端回传的信息,同样处理了粘包问题。程序通过自定义的数据长度前缀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C语言 网络编程(十四)并发的TCP服务端-以线程完成功能
这段代码实现了一个基于TCP协议的多线程服务器和客户端程序,服务器端通过为每个客户端创建独立的线程来处理并发请求,解决了粘包问题并支持不定长数据传输。服务器监听在IP地址`172.17.140.183`的`8080`端口上,接收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并将接收到的消息添加“-回传”后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则可以循环输入并发送数据,同时接收服务器回传的信息。当输入“exit”时,客户端会结束与服务器的通信并关闭连接。
C语言 网络编程(八)并发的UDP服务端 以进程完成功能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多进程处理 UDP 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客户端通过发送登录请求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与服务端新建的子进程进行数据交换。服务端则负责接收请求,验证登录信息,并创建子进程处理客户端的具体请求。子进程会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与客户端通信,实现数据收发功能。此方案有效利用了多进程的优势,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C语言 网络编程(九)并发的UDP服务端 以线程完成功能
这是一个基于UDP协议的客户端和服务端程序,其中服务端采用多线程并发处理客户端请求。客户端通过UDP向服务端发送登录请求,并根据登录结果与服务端的新子线程进行后续交互。服务端在主线程中接收客户端请求并创建新线程处理登录验证及后续通信,子线程创建新的套接字并与客户端进行数据交换。该程序展示了如何利用线程和UDP实现简单的并发服务器架构。
|
9月前
|
揭秘网络通信的魔法:Win32多线程技术如何让服务器化身超级英雄,同时与成千上万客户端对话!
【8月更文挑战第16天】在网络编程中,客户/服务器模型让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接收响应。Win32 API支持在Windows上构建此类应用。首先要初始化网络环境并通过`socket`函数创建套接字。服务器需绑定地址和端口,使用`bind`和`listen`函数准备接收连接。对每个客户端调用`accept`函数并在新线程中处理。客户端则通过`connect`建立连接,双方可通过`send`和`recv`交换数据。多线程提升服务器处理能力,确保高效响应。
84 6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安全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分享安卓与iOS开发中的线程管理比较
【8月更文挑战第30天】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分享关于网络安全漏洞、加密技术和安全意识的知识。我们将了解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和防御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加密技术和提高安全意识来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
我们将使用Python的内置库`http.server`来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虽然这个示例相对简单,但我们可以围绕它展开许多讨论,包括HTTP协议、网络编程、异常处理、多线程等。
我们将使用Python的内置库`http.server`来创建一个简单的Web服务器。虽然这个示例相对简单,但我们可以围绕它展开许多讨论,包括HTTP协议、网络编程、异常处理、多线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