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构对比
Redis 4.0 cluster
Redis 4.0版本的集群是去中心化的结构,集群元数据信息分布在每个节点上,主备切换依赖于多个节点协商选主。Redis 提供了redis-trib工具做部署集群及运维等操作。
客户端访问散列的db节点需依赖smart client,也就是客户端需要对redis返回的节点信息做判断选择路由等操作。例如客户端请求一个节点,如果所请求的key不在该节点上,客户端需要判断返回的move或ask等指令,重定向请求到对应的节点。
codis cluster
codis由3大组件构成:
codis-server:修改过源码的redis,支持slot、扩容迁移等 codis-proxy:支持多线程,go语言实现的内核 codis Dashboard:集群管理工具 codis提供web图形界面管理集群。 集群元数据存在在zookeeper或etcd。 提供独立的组件codis-ha负责redis节点主备切换。 基于proxy的codis,客户端对路由表变化无感知。客户端需要从codis dashhoard调用list proxy命令获取所有proxy列表,并根据自身的轮询策略决定访问哪个proxy节点以实现负载均衡。云数据库Redis版
云数据库Redis版集群版架构图如下:

云数据库Redis版集群版由3大组件构成: redis-config : 集群管理工具,双节点,支持容灾。 redis-server : 优化过源码的redis,支持slot、扩容迁移等。 redis-proxy : 单线程,c++14语言实现的内核,无状态,一个集群根据集群规格可包含多个proxy节点。 集群元数据存储在meta db上。 提供独立的组件HA负责集群的主备切换等。 云数据库Redis版集群同样基于proxy,用户对路由信息无感知,同时提供vip给客户端访问,客户端只需一个连接地址即可,无须关心proxy访问的负载均衡等。
初始默认状态下,HybridDB for MySQL仅有一个内网地址,即用户不能直接从外网连接访问 HybridDB for MySQL,而只能从ECS上的应用程序或客户端访问。用户也可以在管理控制台上开通公网IP,就可以从公网访问HybridDB for MySQL数据库。但需注意,由于公网的网络情况较复杂且不属于阿里云的管理访问之内,通过公网IP地址访问数据库的网络性能会有损失。
从其它主机服务商迁移网站到阿里云Linux虚拟主机后,有些网站在IE浏览器下访问会出现排版异常的情况。但同时在Chrome和Firefox等非IE内核浏览器下访问均正常,只有在IE下访问会出现此问题。
可以尝试在站点根目录下.htaccess文件中添加如下设置(如果没有此文件,请新建):
其中EmulateIE9 请改为出现问题的IE版本,例如下IE11下访问出现异常,那么将EmulateIE9改为EmulateIE11
代码如下(可以复制):
Header set X-UA-Compatible "IE=EmulateIE9"
注意:1.编辑.htaccess文件最好不要使用记事本,用notepad++等文本编辑器编辑,否则可能会导致.htaccess文件乱码而出现500错误。
2.Windows下无法创建.htaccess文件,请先创建htaccess文件,编辑上传后更改为.htaccess文件。
3. .htaccess文件在Linux系统中是隐藏文件,需要将FTP客户端调整为显示隐藏文件才能看到。
如果问题还未能解决,请联系售后技术支持
在线迁移服务
使用在线迁移服务进行迁移。适用于各类数据源的数据,批量迁移到OSS。迁移时无需搭建迁移环境,可在线提交迁移任务并随时监控迁移过程,请参考在线迁移服务文档。
OssImport
使用OssImport工具进行迁移。适用于各类数据源的历史数据,批量迁移到OSS,请参考OssImport文档。
镜像回源
适用于客户源站无缝迁移数据到OSS。即服务已经在自己建立的源站或者在其他云产品上运行,需要迁移到OSS上,但是又不能停止服务,此时可利用镜像回源功能实现。在OssImport完成历史数据迁移后,将新产生的数据迁移过程,请参考镜像回源、无缝迁移到OSS。
OSS跨区域复制
适用于同一账户下,从OSS Bucket A将数据复制到Bucket B,请参考设置跨区域复制。在使用时,需注意设置“同步历史数据”。此外,如果不希望同步BucketA的删除操作,可将同步策略设置为“写同步”。
闪电立方
适用于线下数据中心大规模数据迁移上云,支持TB到PB级别大规模数据上云。具体参考官网产品介绍闪电立方。
OSS API或SDK
使用OSS API或SDK编写代码实现,适用于开发能力较强的客户,请参考Copy Object、Upload Part 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