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bo Adaptive机制详解实战

简介: 开篇  本文尝试通过一个示例来讲解Adaptive机制的用法,然后会从源码的角度对其实现原理进行讲解 Adaptive机制  对应于Adaptive机制,Dubbo提供了一个注解@Adaptive,该注解可以用于接口的某个实现类上,也可以用于接口方法上。

开篇

 本文尝试通过一个示例来讲解Adaptive机制的用法,然后会从源码的角度对其实现原理进行讲解


Adaptive机制

 对应于Adaptive机制,Dubbo提供了一个注解@Adaptive,该注解可以用于接口的某个实现类上,也可以用于接口方法上。如果用在接口的子类上,则表示Adaptive机制的实现会按照该子类的方式进行自定义实现;如果用在方法上,则表示Dubbo会为该接口自动生成一个子类,并且按照一定的格式重写该方法,而其余没有标注@Adaptive注解的方法将会默认抛出异常。

 对于第一种Adaptive的使用方式,Dubbo里只有ExtensionFactory接口使用了,其有一个子类AdaptiveExtensionFactory就使用了@Adaptive注解进行了标注,主要作用就是在获取目标对象时,分别通过ExtensionLoader和Spring容器两种方式获取,主要用在SPI的IOC实现中用于获取上下文的Bean对象。

 对于第二种使用@Adaptive注解标注在接口方法上以实现Adaptive机制的使用原理,通过一个下面的例子进行说明。


用法示例

例子说明

  • 定义PlantsWater的接口并通过@SPI注解进行注解,注解可选择带默认值。
  • 将watering()方法使用@Adaptive注解进行了标注,表示该方法在自动生成的子类中是需要动态实现的方法。
  • 增加grant()方法是为了表明不带@Adaptive在自动生成的子类方法内部会抛出异常。
  • 为PlantsWater增加两个实现,AppleWater和BananaWater,实际调用通过参数控制。
  • 在META-INF/dubbo下创建一个文件,该文件的名称是目标接口的全限定名,这里是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在该文件中需要指定该接口所有可提供服务的子类。
  • 定义主函数ExtensionLoaderDemo模拟SPI调用的验证。
----定义基础应用类

public interface Fruit {}
public class Apple implements Fruit {}
public class Banana implements Fruit{}



----定义SPI类

@SPI("banana")
public interface PlantsWater {

    Fruit grant();

    @Adaptive
    String watering(URL url);
}


public class AppleWater implements PlantsWater {
    public Fruit grant() {
        return new Apple();
    }

    public String watering(URL url) {
        System.out.println("watering apple");
        return "watering finished";
    }
}


public class BananaWater implements PlantsWater {

    public Fruit grant() {
        return new Banana();
    }

    public String watering(URL url) {
        System.out.println("watering banana");
        return "watering success";
    }
}



----resources文件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

apple=org.apache.dubbo.spi.example.AppleWater
banana=org.apache.dubbo.spi.example.BananaWater


------测试代码内容

public class ExtensionLoad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首先创建一个模拟用的URL对象
        URL url = URL.valueOf("dubbo://192.168.0.101:20880?plants.water=apple");
        // 通过ExtensionLoader获取一个PlantsWater对象,getAdaptiveExtension已经加载了所有SPI类
        PlantsWater plantsWater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PlantsWater.class)
                .getAdaptiveExtension();
        // 使用该PlantsWater调用其"自适应标注的"方法,获取调用结果
        String result = plantsWater.watering(url);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实际输出内容

十月 11, 2019 7:48:51 下午 org.apache.dubbo.common.logger.LoggerFactory info
信息: using logger: org.apache.dubbo.common.logger.jcl.JclLoggerAdapter
watering apple
watering finished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原理补充

  • 这里提供了AppleWater和BananaWater表示的其实是两种基础服务类,本质上它们三者的关系是PlantsWater用于对外提供一个规范,而AppleWater和BananaWater则是实现了这种规范的两种基础服务。至于调用方需要使用哪种基础服务来实现其功能,这就需要根据调用方指定的参数来动态选取的,而@Adaptive机制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选取功能。
  • 模拟调用构造了一个URL对象,这个URL对象是Dubbo中进行参数传递所使用的一个基础类,在配置文件中配置的属性都会被封装到该对象中。这里我们主要要注意该对象是通过一个url构造的,并且url的最后我们有一个参数plants.water=apple,这里其实就是我们所指定的使用哪种基础服务类的参数。比如这里指定的就是使用apple对应的AppleWater。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PlantsWater.class).getAdaptiveExtension()的过程中会生成PlantsWater类对应的ExtensionLoader,在该Loader里面保存了PlantsWater对应的SPI的各个具体实现类。


PlantsWater$Adaptive

说明:

  • PlantsWater$Adaptive是PlantsWater接口动态生成的子类,通过ExtensionLoader.getAdaptiveExtension()方法动态生成
  • 针对没有@Adaptive修饰的方法,子类中实现的方法体内部直接抛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 针对有@Adaptive修饰的方法,子类会重新实现动态获取PlantsWater 实例的方法,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PlantsWater.class).getExtension(extName)。
  • 在使用@Adaptive注解标注的方法中,其参数中必须有一个参数类型为URL,或者其某个参数提供了某个方法,该方法可以返回一个URL对象。
  • 在方法的实现中会通过URL对象获取某个参数对应的参数值,如果在接口的@SPI注解中指定了默认值,那么在使用URL对象获取参数值时,如果没有取到,就会使用该默认值。url.getParameter("plants.water", "banana")中plants.water取URL中带的参数,"banana"属于SPI指定的默认值。
  • 根据获取到的参数值,在ExtensionLoader中获取该参数值对应的服务提供类对象(通过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extName)),然后将真正的调用委托给该服务提供类对象进行。
  • 在通过URL对象获取参数时,参数key获取的对应规则是,首先会从@Adaptive注解的参数值中获取,如果该注解没有指定参数名,那么就会默认将目标接口的类名转换为点分形式作为参数名,比如这里PlantsWater转换为点分形式就是plants.water。
package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
import org.apache.dubbo.common.extension.ExtensionLoader;

public class PlantsWater$Adaptive implements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 {

    public java.lang.String watering(org.apache.dubbo.common.URL arg0)  {
        if (arg0 == null)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url == null");
        
        org.apache.dubbo.common.URL url = arg0;
        String extName = url.getParameter("plants.water", "banana");
        
        if(extName == null)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Failed to get extension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 name from url (" + url.toString() + ") use keys([plants.water])");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 extension =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ExtensionLoader
                                             .getExtensionLoader(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class)
                                             .getExtension(extName);
        
        return extension.watering(arg0);
    }

    public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Fruit grant()  {
        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The method public abstract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Fruit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grant() of interface org.apache.dubbo.spi.example.PlantsWater is not adaptive method!");
    }
}


实现原理

Dubbo Adaptive的实现机制根据上面的讲解其实步骤已经比较清晰了,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 1、加载标注有@Adaptive注解的接口,如果不存在,则不支持Adaptive机制;
  • 2、为目标接口按照一定的模板生成子类代码,并且编译生成的代码,然后通过反射生成该类的对象;
  • 3、结合生成的对象实例,通过传入的URL对象,获取指定key的配置,然后加载该key对应的类对象,最终将调用委托给该类对象进行。

可以看到,通过这种方式,Dubbo就实现了一种通过配置参数动态选择所使用的服务的目的,而实现这种机制的入口主要在ExtensionLoader.getAdaptiveExtension()方法

public class ExtensionLoader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首先创建一个模拟用的URL对象
        URL url = URL.valueOf("dubbo://192.168.0.101:20880?plants.water=apple");
        // 通过ExtensionLoader获取一个FruitGranter对象
        PlantsWater plantsWater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PlantsWater.class)
                .getAdaptiveExtension();
        // 使用该FruitGranter调用其"自适应标注的"方法,获取调用结果
        String result = plantsWater.watering(url);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说明:

  • 上面的代码作为整个动态生成代码的入口,关注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PlantsWater.class)
    .getAdaptiveExtension()就可以了。


public T getAdaptiveExtension() {
  Object instance = cachedAdaptiveInstance.get();
  if (instance == null) {
    if (createAdaptiveInstanceError == null) {
      synchronized (cachedAdaptiveInstance) {
        instance = cachedAdaptiveInstance.get();
        if (instance == null) {
          try {
            // 创建Adaptive实例
            instance = createAdaptiveExtension();
            cachedAdaptiveInstance.set(instance);
          } catch (Throwable t) {
            createAdaptiveInstanceError = t;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adaptive " 
                + "instance: " + t.toString(), t);
          }
        }
      }
    } else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Failed to create adaptive instance: " 
          + createAdaptiveInstanceError.toString(), createAdaptiveInstanceError);
    }
  }

  return (T) instance;
}

说明:
上面的代码首先通过双检查法来从缓存中获取Adaptive实例,如果没获取到,则创建一个。我们这里继续看createAdaptiveExtension()方法的实现。


    private T createAdaptiveExtension() {
        try {
            return injectExtension((T) getAdaptiveExtensionClass().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Can't create adaptive extension " + type + ", cause: " + e.getMessage(), e);
        }
    }

说明:
上面代码是创建Adaptive实例的方法是一个主干方法,从这里调用方法的顺序就可以看出其主要作用:

  • 获取一个Adaptive类的class对象,不存在则创建一个,该方法会保证一定存在一个该class对象;
  • 通过反射创建一个Adaptive类的实例;
  • 对创建的Adaptive注入相关属性,需要注意的是,Dubbo目前只支持通过setter方法注入属性。


    private Class<?> getAdaptiveExtensionClass() {

  // 通过读取Dubbo的配置文件,获取其中的SPI类,其主要处理了四部分的类:
  // 1. 标注了@Activate注解的类,该注解的主要作用是将某个实现子类标注为自动激活,也就是在加载
  //    实例的时候也会加载该类的对象;

  // 2. 记录目标接口是否标注了@Adaptive注解,如果标注了该注解,则表示需要为该接口动态生成子类,或者说
  //    目标接口是否存在标注了@Adaptive注解的子类,如果存在,则直接使用该子类作为Adaptive类;
  
  // 3. 检查加载到的类是否包含有传入目标接口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是,则表示该类是一个代理类,也可以
  //    将其理解为最终会被作为责任链进行调用的类,这些类最终会在目标类被调用的时候以类似于AOP的方式,
  //    将目标类包裹起来,然后将包裹之后的类对外提供服务;

  // 4. 剩余的一般类就是实现了目标接口,并且作为基础服务提供的类。

        getExtensionClasses();



  // 经过上面的类加载过程,如果目标接口某个子类存在@Adaptive注解,就会将其class对象缓存到
  // cachedAdaptiveClass对象中。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Adaptive注解的两种使用方式的分界点,也就是说,
  // 如果某个子类标注了@Adaptive注解,那么就会使用该子类所自定义的Adaptive机制,如果没有子类标注了
  // 该注解,那么就会使用下面的createAdaptiveExtensionClass()方式来创建一个目标类class对象
        if (cachedAdaptiveClass != null) {
            return cachedAdaptiveClass;
        }

  // 创建一个目标接口的子类class对象
        return cachedAdaptiveClass = createAdaptiveExtensionClass();
    }


    private Class<?> createAdaptiveExtensionClass() {
  // 为目标接口生成子类代码,以字符串形式表示
        String code = new AdaptiveClassCodeGenerator(type, cachedDefaultName).generate();

  // 获取classloader
        ClassLoader classLoader = findClassLoader();

  // 通过jdk或者javassist的方式编译生成的子类字符串(默认是javassist),从而得到一个class对象
        org.apache.dubbo.common.compiler.Compiler compiler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org.apache.dubbo.common.compiler.Compiler.class).getAdaptiveExtension();
        return compiler.compile(code, classLoader);
    }

说明:
上面的代码中主要是一个骨架代码,首先通过getExtensionClasses()获取配置文件中配置的各个类对象,其加载的原理可阅读文章Dubbo之SPI原理详解;加载完成后,会通过AdaptiveClassCodeGenerator来为目标类生成子类代码,并以字符串的形式返回,最后通过javassist或jdk的方式进行编译然后返回class对象。这里我们主要阅读AdaptiveClassCodeGenerator.generate()方法是如何生成目标接口的子类的。


   public String generate() {
        //判断目标接口是否有方法标注了@Adaptive注解,如果没有则抛出异常
        if (!hasAdaptiveMethod()) {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No adaptive method exist on extension " + type.getName() + ", refuse to create the adaptive class!");
        }

        StringBuilder code = new StringBuilder();
        code.append(generatePackageInfo()); // 生成package信息
        code.append(generateImports()); // 生成import信息,这里只导入了ExtensionLoader类,其余的类都通过全限定名的方式来使用
        code.append(generateClassDeclaration()); // 生成类声明信息
        
        Method[] methods = type.getMethods();
        for (Method method : methods) {
            code.append(generateMethod(method)); // 为各个方法生成实现方法信息
        }
        code.append("}");
        
        if (logger.isDebugEnabled()) {
            logger.debug(code.toString());
        }
        return code.toString(); // 返回生成的class代码
    }

说明:
上面代码的generate()方法是生成目标类的主干方法,其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步骤:

  • 生成package信息;
  • 生成import信息;
  • 生成类声明信息;
  • 生成各个方法的实现;
    前面几个步骤实现原理都相较比较简单,继续阅读generateMethod()方法的实现原理。


    private String generateMethod(Method method) {
        String methodReturnType = method.getReturnType().getCanonicalName(); // 生成返回值信息
        String methodName = method.getName(); // 生成方法名信息
        String methodContent = generateMethodContent(method); // 生成方法体信息
        String methodArgs = generateMethodArguments(method); // 生成方法参数信息
        String methodThrows = generateMethodThrows(method); // 生成异常信息
        return String.format(CODE_METHOD_DECLARATION, methodReturnType, methodName, methodArgs, methodThrows, methodContent); // 对方法进行格式化返回
    }

说明:
上面代码的方法的生成,也拆分成了几个子步骤,主要包括:

  • 生成返回值信息;
  • 生成方法名信息;
  • 生成方法参数信息;
  • 生成方法的异常信息;
  • 生成方法体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所有类都是使用的其全限定类名,通过前面我们展示的PlantsWater的子类代码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上面生成的信息中,方法的返回值,方法名,方法参数以及异常信息都可以通过接口声明获取到,而方法体则需要根据一定的逻辑来生成。关于方法参数,需要说明的是,Dubbo并没有使用接口中对应参数的名称,而是对每一个参数的参数名依次使用arg0、arg1等名称。这里我们继续阅读Dubbo生成方法体内容的代码。


    private String generateMethodContent(Method method) {

        // 获取方法上标注的@Adaptive注解,前面讲到,Dubbo会使用该注解的值作为动态参数的key值
        Adaptive adaptiveAnnotation = method.getAnnotation(Adaptive.class);
        StringBuilder code = new StringBuilder(512);

        // 如果当前方法没有标注@Adaptive注解,该方法的实现就会默认抛出异常
        if (adaptiveAnnotation == null) {
            return generateUnsupported(method);
        } else {

            // 获取参数中类型为URL的参数所在的参数索引位置,因为我们的参数都是通过arg[i]的形式编排的,因而
            // 获取其索引就可以得到该参数的引用。这里URL参数的主要作用是获取目标参数对应的参数值
            int urlTypeIndex = getUrlTypeIndex(method);
            
            if (urlTypeIndex != -1) {
                // 如果参数中存在URL类型的参数,那么就为该参数进行空值检查,如果为空,则抛出异常
                code.append(generateUrlNullCheck(urlTypeIndex));
            } else {
                // 如果参数中不存在URL类型的参数,那么就会检查每个参数,判断其是否有某个方法的返回值是URL类型,
                // 如果存在该方法,则首先对该参数进行空指针检查,如果为空则抛出异常。然后调用该对象的目标方法,
                // 以获取到一个URL对象,然后对获取到的URL对象进行空值检查,为空也会抛出异常。
                code.append(generateUrlAssignmentIndirectly(method));
            }

            // 这里主要是获取@Adaptive注解的参数,如果没有配置,就会使用目标接口的类型由驼峰形式转换为点分形式
            // 的名称作为将要获取的参数值的key名称,比如前面的PlantsWater转换后为plants.water。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返回值是一个数组类型,这是因为Dubbo会通过嵌套获取的方式来的到目标参数,
            // 比如我们使用了@Adaptive({"client", "transporter"})的形式,那么最终就会在URL对象中获取两次
            // 参数,如String extName = url.getParameter("client", url.getParameter("transporter"))
            String[] value = getMethodAdaptiveValue(adaptiveAnnotation);

            // 判断是否存在Invocation类型的参数
            boolean hasInvocation = hasInvocationArgument(method);
            
            // 为Invocation类型的参数添加空值检查的逻辑
            code.append(generateInvocationArgumentNullCheck(method));
            
            // 生成获取extName的逻辑,也即前面通过String[] value生成的通过url.getParameter()的
            // 逻辑代码,最终会得到用户配置的扩展的名称,从而对应某个基础服务类
            code.append(generateExtNameAssignment(value, hasInvocation));

            // 为extName添加空值检查代码
            code.append(generateExtNameNullCheck(value));
            
            // 通过extName在ExtensionLoader中获取其对应的基础服务类,比如前面的PlantsWater,在这里就是
            // PlantsWater extension = ExtensionLoader.getExtensionLoader(ExtensionLoader.class)
            // .getExtension(extName),这样就得到了一个PlantsWater的实例对象
            code.append(generateExtensionAssignment());

            // 生成目标实例的当前方法的调用逻辑,然后将结果返回。比如PlantsWater就是
            // return extension.watering(arg0);
            // 这里方法名就是当前实现的方法的名称,而参数就是当前方法传入的参数,
            // 就是目标接口中的同一方法,而方法参数前面已经讲到,都是使用arg[i]的形式命名的,因而这里直接
            // 将其依次罗列出来即可
            code.append(generateReturnAndInvocation(method));
        }
        
        // 将生成的代码返回
        return code.toString();
    }

说明:
上面的逻辑主要分为了如下几个步骤:

  • 判断当前方法是否标注了@Adaptive注解,如果没有标注,则为其生成一个默认实现,该实现中会默认抛出异常,也就是说只有使用@Adaptive注解标注的方法才是作为自适应机制的方法;
  • 获取方法参数中类型为URL的参数,如果不存在,则获取参数中某个存在可以返回URL类型对象的方法的参数,并且调用该方法获取URL参数;
  • 通过@Adaptive注解的配置获取目标参数的key值,然后通过前面得到的URL参数获取该key对应的参数值,从而得到了基础服务类对应的名称;
  • 通过ExtensionLoader获取该名称对应的基础服务类实例;
  • 通过调用基础服务类的实例的当前方法来实现最终的基础服务。

    可以看到,这里实现的自适应机制逻辑结构是非常清晰的,读者通过阅读这里的源码也就比较好的理解了Dubbo所提供的自适应机制的原理,也能够比较好的通过自适应机制来完成某些定制化的工作。


参考

Dubbo Adaptive机制详解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Dubbo服务暴露机制解密:深入探讨服务提供者的奥秘【九】
Dubbo服务暴露机制解密:深入探讨服务提供者的奥秘【九】
23 0
|
2月前
|
Dubbo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实战指南:如何在Spring Boot中无缝整合Dubbo【四】
实战指南:如何在Spring Boot中无缝整合Dubbo【四】
44 0
|
4月前
|
Dubbo 应用服务中间件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Dubbo分布式服务治理实战》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Dubbo分布式服务治理实战》
123 2
|
7月前
|
监控 Dubbo Java
由浅入深Dubbo核心源码剖析SPI机制 2
由浅入深Dubbo核心源码剖析SPI机制
30 0
|
7月前
|
缓存 Dubbo Java
由浅入深Dubbo核心源码剖析SPI机制 1
由浅入深Dubbo核心源码剖析SPI机制
51 0
|
3月前
|
缓存 Dubbo Java
Dubbo 第三节_ Dubbo的可扩展机制SPI源码解析
Dubbo会对DubboProtocol对象进⾏依赖注⼊(也就是⾃动给属性赋值,属性的类型为⼀个接⼝,记为A接⼝),这个时候,对于Dubbo来说它并不知道该给这个属性赋什么值,换句话说,Dubbo并不知道在进⾏依赖注⼊时该找⼀个什么的的扩展点对象给这个属性,这时就会预先赋值⼀个A接⼝的⾃适应扩展点实例,也就是A接⼝的⼀个代理对象。在调⽤getExtension去获取⼀个扩展点实例后,会对实例进⾏缓存,下次再获取同样名字的扩展点实例时就会从缓存中拿了。Protocol是⼀个接。但是,不是只要在⽅法上加了。
|
20天前
|
Java fastjson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Dubbo3技术专题】「云原生微服务开发实战」 一同探索和分析研究RPC服务的底层原理和实现
【Dubbo3技术专题】「云原生微服务开发实战」 一同探索和分析研究RPC服务的底层原理和实现
38 0
|
2月前
|
存储 Dubbo 应用服务中间件
SpringCloud | Dubbo 微服务实战——注册中心详解
SpringCloud | Dubbo 微服务实战——注册中心详解
|
4月前
|
负载均衡 Dubbo 应用服务中间件
阿里微服务架构到底多牛逼:深入解析Apache Dubbo与实战
在Apache Dubbo (以下简称Dubbo)重新开源之前,Dubbo已经被很多公司广泛用于生产环境并获得了良好的反馈,很多公司内部也会建立私有分支自己维护,其中Dubbox 就是基于Dubbo分支进行扩展并二次维护的。重新开源后,社区维护的Dubbo版本进行了大量“bug fix" .和特性支持,收到了大量Dubbo用户的支持和参与。编写本书的想法是在开源后提出来的,因此本书取名《深入理解Apache Dubbo与实战》。
|
4月前
|
Dubbo 应用服务中间件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Dubbo分布式服务治理实战》
电子好书发您分享《Dubbo分布式服务治理实战》
34 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